唐朝才子温庭筠的一个称号 温庭筠的称号是什么

精心为你整理了诗人的称号希望对你有,温庭钧的昵称温飞卿。诗人就一般意义来讲通常是指写诗的人但从文学概念上讲则应是在诗歌(诗词)创作上有一定成就的写诗的人和诗作家。。

词精妙绝人,然类不出乎绮怨温庭筠是什么风格

  温庭筠(jun),原名岐,字飞卿,并州祁(今山西祁县)人,唐代温彦博之裔孙,我国古代著名词人,两《唐书》有传。温庭筠虽为并州人,但他同白居易、柳宗元等名诗人一样,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外地度过的。运闭据考,温庭筠幼时已随家客游江淮,后定居于雩县(今陕西户县)郊野,靠近杜陵,所以他尝自称为杜陵游客。
  关于温庭筠的生年,史籍无载。温集旧注断为穆宗长庆四年(824年),夏承焘《温飞卿系年》以为生于元和七年(812年)。近年陈尚君《温庭筠早年事迹考辨》云生于德宗贞元十七年(8O1年)。梁超然《唐才子传校笺》同意陈尚君所考。以温庭筠生干贞元十七年算,卒于咸通七年(866年),则他享年66岁。
  温庭筠少敏悟,同其他有成就的诗人一样,自动好学,苦心砚席,除了善鼓琴吹笛外,尤长于诗词。《旧唐书》本传中说他“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在当时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温李。《北梦琐言》说温庭筠“才思艳丽,工于小赋,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所以时人称为“温八叉”。在我国古代,文思敏捷者,有数步成诗之说,而象温庭筠这样八叉手而成八韵者,再无第二人。
  这样有才华的人,却数举进土不中第。今可考见者,温庭给开成四年(839年)年将40时开始应举,未中,只在京兆府试以榜副得贡,连省试也未能参加。究其原因,大约是受宫中政治斗争之害。因为杨贤妃的谗害,庄恪太子左右数十人或被杀,或被逐,沙汰殆尽,随后庄恪太子不明不白地突然死去。温庭筠被卷进这起政治斗争中,没被祸已算不错了,旁亩裂哪还指望中进土。在他步入科场前,便注定了不能及第的命运。开成四年应举不第后,温庭筠在雩郊住了两年,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二年抱疾,不赴乡荐试有司”。当时是真病,还是畏祸呆在家里,不得而知。温庭筠41岁时,到淮南与李绅相见。早在温庭筠8岁时,便与李绅相识,可谓自幼为友。到55岁那年,温庭筠又去应试。在这之前曾几次应试,每次都名落孙山。这次应试,是大中九年(855年),沈询主春闱,温庭筠搅扰场屋,弄得满城风雨。搅扰场屋的原因,是温庭筠有“救数人”的绰号,即在考场帮助左右的考生,因此这次沈询将温庭筠特别对待,特召温庭筠于帘前试之。温庭筠因此大闹起来,搅扰场屋。据说这次虽有沈询严防,但温庭筠还是暗中帮了八个人的忙。当然,这次考试又没能中。从此之后,也就是说从56岁起,温庭筠便绝了这门心事,不再涉足名场。
  考场救人,虽属不该,但从这里可看出温庭筠的才耐歼能。同考场救人一样,温庭筠还帮过相国令狐陶的忙。温庭筠出入令狐馆中,待遇甚厚。当时唐宣宗喜欢歌《菩萨蛮》,令狐暗自请温庭筠代己新填《菩萨蛮》词以进,嘱咐温庭筠千万不要泄漏出去,而温庭筠却将此事传了开来,令狐陶大为不满。温庭筠看不起令狐陶的才学。宣宗赋诗,上句有“金步摇”,未能对,让未第进士对之,温庭窃筠“玉条脱”对立,宣宗很高兴,予以赏赐。令狐陶不知玉条脱之说,问温庭筠。温庭筠告他出自《南华经》,并且说,《南华经》并非僻书,相国公务之暇,也应看点书,言外之意说令狐陶不读书,又尝对人说“中书省内坐将军”,讥讽令狐陶无学。令狐陶因此更加恨他,奏他有才无行,不宜与第。由此可知温庭筠一直未中第,非其才学不高,皆因当权者所嫉也。不仅才高不第,反倒落下了品行不好的坏名声。又相传温庭筠在传舍遇到微行至此的宣宗,因不识为皇帝,曾傲语诘之。
  温庭筠搅扰场屋后,贬随州随县尉,当了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官。后徐商镇襄阳,辟为巡官,此时温庭筠已56岁。在襄阳,温庭筠与皮成式、周繇等交游酬唱。在襄阳呆了几年时间,徐商诏征赴阙,温庭筠随后也离开襄阳,去了江东,此时已经61岁了,62岁那年冬回又到了淮南。此时的温庭筠,虽诗名颇著,但已自潦倒,不检行迹,与贵胄裴减、令狐高等蒲饮狎昵。当时令狐陶出镇淮南,温庭筠因其在位时曾压制过自己,虽是老相识,也不去看他。后来,温庭筠因穷迫乞于扬子院,醉而犯夜,竟被巡逻的兵丁打耳光,连牙齿也打折了。他将此诉于令狐陶,令狐陶并未处置无礼之兵丁。兵丁极言温庭筠狭邪丑迹,说他品行怎么坏。因此有关温庭筠品行极坏的话传了到京师。63岁老翁,被打折了牙齿,并且落了更坏的名声,温庭筠只好亲自到长安,致书公卿间,申说原委,为己雪冤,随后即居于京师。
  咸通六年(865 年),温庭筠出任国子助教,次年,以国子助教主国子监试。曾在科场屡遭压制的温庭筠,主试与众不同,严格以文判等后,“乃榜三十篇以振公道”,并书榜文曰:“右,前件进土所纳诗篇等,识略精进,堪神教化,声调激切,曲备风谣,标题命篇,时所难著,灯烛之下,雄词卓然。诚宜榜示众人,不敢独断华藻。并仰榜出,以明无私。”将所试诗文公布于众,大有请群众监督的意思,杜绝了因人取土的不正之风,在当时传为美谈。而此举又给温庭筠带来了不幸。他完全以文判等,且榜之于众,已遭权贵不满,又所榜诗文中有指斥时政,揭露腐败者,温庭筠称赞“声调激切,曲备风谣”,更为权贵所忌很。所以,宰相杨收非常恼怒,将温庭筠贬为方城尉。因主持公道而招忌被贬,所以纪唐夫送其赴方城时,诗云:“且饮绿(酉录)销积恨,莫辞黄绶拂行尘。”遭受此次打击,再次被贬,年事已高的温庭筠在这年冬抑郁而死。《唐才子传》云“竟流落而死”。未知到方城后不久而死,还是未到方城便死了。一代才子,困顿失意而死,千载而下,人共憾之。他恃才傲物,蔑视权贵。所以纪唐夫送他赴方城诗又云:“凤凰诏下虽沾命,鹦鹉才高却累身。”
  当时权贵,可以排挤、压制温庭筠,使他仕途多舛,生活坎坷,却压制不了温庭筠的才华四溢。温庭筠终于成为文学史上千古不朽的诗人。
  作为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诗词俱佳,以词著称。温庭筠诗词,在思想意义上虽大多无较高的价值,但在艺术上却有独到之处,历代诗论家对温庭筠诗词评价甚高,被誉为花间派鼻祖。王拯《龙壁山房文集忏庵词序》云,词体乃李白、王建、温庭筠所创,“其文窈深幽约,善达贤人君子恺恻怨悱不能自言之情,论者以庭筠为独至。”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云:“词有高下之别,有轻重之别。飞卿下语镇纸,端已揭响入云,可谓极两者之能事。”又载张惠言语云:“飞卿之词,深美闳约,信然。飞卿蕴酿最深,故其言不怒不慑,备刚柔之气。”“针缕之密,南宋人始露痕迹,花间极有浑厚气象。如飞卿则神理超越,不复可以迹象求矣。然细绎之,正字字有脉络。”刘熙载《艺概》更云:“温飞卿词,精妙绝人。”温庭筠在词史上的地位,确是非常重要的。
  《花间集》收温词最多达66首,可以说温庭筠是第一位专力填词的诗人。词这种文学形式,到了温庭筠手里才真正被人们重视起来,随后五代与宋代的词人竞相为之,终于使词在中国古代文坛上成蔚为大观,至现在仍然有着极广泛的影响。温庭筠对词的贡献,永远受到后人的尊敬。
  温庭筠的诗,写得清婉精丽,备受时人推崇,《商山早行》诗之“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更是不朽名句,千古流传。相传宋代名诗人欧阳修非常赞赏这一联,曾自作“鸟声茅店雨,野色板桥春”,但终未能超出温诗原意。
  温庭筠诗词集,据《新唐书·艺文志》,当时曾有《握兰集》三卷,《金荃集》10卷,《诗集》5 卷,《汉南真稿》10卷,又有与段成式、余知古等人诗文合集《汉上题襟集》10卷,知其创作颇丰。可惜其集不传,今所见温庭筠之诗词,唯《花间集》、《全唐诗》、《全唐文》中所保存者。
  除诗词外,温庭筠还是一位小说作家、学者。据《新唐书·艺文志》,温庭筠撰有小说《乾巽子》3卷、《采茶录》1卷,编纂类书《学海》10卷。可惜全部亡佚,现在无从探知其详。尤其是《学海》10卷的亡佚,实在是我国学术史上的一大损失。如果《学海》能保存下来,必然会对学术研究和辑佚等工作大有贡献。
  作为晚唐著名诗人、我国词史上的重要人物,温庭筠诗文集的亡佚,是十分令人痛惜的,实在是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大损失。不但诗文集亡佚,连有关温庭筠的重要史料也亡佚了,以至现在难以考知温庭筠的详细情况,《唐才子传》所载温庭筠传,也时序颠倒,舛错支离。虽经有关专家的研究,也只能知其大概。虽则如此,温庭筠还是在文学史上大放光辉,名垂千古。

唐朝才子温庭筠的一个称号,也形容才思敏捷

温庭筠是哪个朝代的

我们在中学的时候就已经学习了《菩萨蛮》以及《更漏子》这两首词,而这两首词的作者都是温庭筠。尽管很多人都学过这两首词,但是都不知道温庭筠是哪个朝代的诗词家。

温庭筠画照

温庭筠是唐代祥御著名的诗词家,本名是温岐,字飞卿,是山西省祁县人士。

温庭筠素有“温八叉”的称号,原因就是因为温庭筠才思敏捷,只要是做诗做词,都是一叉手则成一韵,八叉手则成诗赋。所以,人们为了称赞温庭筠的才能,便将温庭筠称为“温八叉”。

此外,温庭筠还是唐代花间派的重要作家之一,被人们尊称为“花间派鼻祖”。温庭筠的诗词风格继承了南北朝时期的宫中歌赋,在唐朝时期,便开启了花间派这一诗词流派。花间派诗词的风格以延绵温婉为主,并且多用比兴这一种修辞手法,从而含蓄的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思想感情。《菩萨蛮》以及《更漏子》这两首词就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花间派诗词,辞藻华丽晦涩,感情温婉含蓄,令读者与诗词产生强烈的共鸣。

我们都知道,唐朝是一个诗词盛行的朝代。在唐朝有很多的诗词家都留下了很多的作品,而温庭筠最为著名的诗集《握兰集》以及词集《金荃集》却没能保留下来,但是却在《花间集》当中保留下来了六十六首温庭筠的诗词,为后人留下了一笔极为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受到后世的推崇与敬仰。

温庭筠的诗

作为唐代著名的诗人,温庭筠有很多的著名诗篇,例如《商山早行》、《望江南》、《更漏子》、《南歌子词二首/添声杨柳枝辞》以及《题卢处士山居 / 处士卢岵山居》等等,都是受到后人追捧的著名诗词。下面来赏析下经典几首温庭筠的诗。

温庭筠画照

《商山早行》这是温庭筠的诗的其中一首,这首诗描绘的是温庭筠在远赴商山任职的途中,欣赏到了早晨山林间的风景。全诗没宴歼译文是:“在早晨起床,马车上的铃铎已经开始震动;经过了一路远行,我这个游子开始思念故乡。鸡鸣声十分的嘹亮,而茅草屋则沐浴着清晨时分还未落下的月亮的光辉;路途当中的足迹稀稀落落,木桥上也覆盖着清晨的寒霜。已经枯黄的槲叶洒满了黄山的道路;淡白色的枳花,则在驿站的泥墙上鲜艳的开放。我也因此想起了昨晚梦见杜陵的场景;一群群鸭子与鹅,在河岸的水塘里嬉戏”。

《商山早行》这首诗是温庭筠在赶赴商山上任时,在从长安去往商山的路上所写下的。表达了温庭筠远离故乡时,心中的离愁别绪。

温庭筠所写的《望江南》这首词与《商山早行》有所不同,《商山早行》所表达的是思想之情,而《望江南》所表达的是闺中 *** 对自己丈夫的思念之情。

《望江南》这首词描绘的是,早起的闺中 *** ,画好妆之后,便来到了望江楼上,看着江面上来来往往的船只,期盼自己的丈夫可以早日归来。表达了闺中 *** 盼望丈夫归来,但是又不可得的愁苦愤懑的思想感情。

温庭筠号什么

我们都知道,很多的诗人词人都有很多的称号,例如李白号“诗仙”、杜甫号“诗圣”、贺知章号“诗鬼”等等。那么,唐朝著名诗人温庭筠号什么呢?

温庭筠画照

温庭筠一共有两个称号,第一个是“温八叉”,第二个是“花间派鼻祖”。温庭筠号什么与他的成就与个人性格有着很大的关联。

“温八叉”这一个称号的由来是因为温庭筠只需交叉双手八次,便可以快速做诗,并且成八韵。温庭筠从小便展示出来很高的文学天赋,才思敏捷,数步成诗。在我国的《新唐书》以及《旧唐书》当中都有记载,在晚唐时期的考试当中,律诗歌赋是很重要的一个考试项目。而温庭筠叉手一吟,便成一韵,八叉手则成八韵,律诗歌赋随即完成。“温八叉”这一个称号便是这么来的。

“花间派鼻祖”这一个称号的由来,则是因为温庭筠的诗词风格。温庭筠的诗词风格既继承了南北朝时期皇宫当中的曲风,又开启了花间派的诗词创作,从而被人们尊称为“花间派鼻祖”。作为花间派鼻祖,温庭筠的诗词风格十分的委婉优美。而温庭筠的诗词多是使用华丽的辞藻,以及婉约的写作手法来作诗作词。

不论是“温八叉”这一个称号,还是“花间派鼻祖”这一个称号,都侧面的表现出了温庭筠的文学才能之高。而温庭筠一生之中也写下了诸多的诗词,虽然最为著名的诗集《握兰集》以及词集《金荃集》没能保留下来。但是在《花间集》当中,却保留了六十六首温庭筠的诗词,给后人留下枯冲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送人东归 温庭筠

温庭筠是我国花间派的重要创始人之一,更是被后世赞誉为“花间派鼻祖”。在温庭筠写下的众多花间派诗词当中,《送人东归》可以说是十分经典的一首诗。

《送人东归》诗书

《送人东归》的译文是:“在荒凉的古堡沙漠当中,在秋天树叶都已经落下的季节;你身怀浩然正气向东离去,离开这个你居住已久的边关。凌冽的寒风正在吹拂着船上的帆,将你直接送往哪那汉阳的古渡口。等到太阳再次出来,你便已经到达了郢门山。你在汉阳那边还有多少个亲人有朋友?孤单的小舟随风飘向远方,而我在这里盼望你早日归来!不知道要到何年何月,你我二人才可以再次相见;你我现在还是多饮几杯,稍微未接一下你我二人的离别之苦”。

《送人东归》是一首离别诗,温庭筠一生当中也写下了不少的离别诗,而《送人东归》是十分经典的一首。不仅仅是因为这首诗在思想感情的表达以及表达方式上的精妙,更是因为这首离别诗与温庭筠所写下的其他的离别诗有所不同。

温庭筠作为“花间派鼻祖”,诗词风格十分的华丽与婉约,但是《送人东归》与温庭筠其他的离别诗有所不同。这首离别诗一开始便为全是奠定了恢弘壮阔的感情基调,慷慨悲凉,没有丝毫的委婉与扭捏。将送别本应有的忧伤,化作了慷慨大气的豪迈,淡化了离愁别绪。不仅仅在温庭筠所写的离别诗中很少见,就是自古以来的离别诗当中,都是很少见的。

菩萨蛮温庭筠

对于《菩萨蛮》这首词,我们在中学就已经学习过了,而我们也都知道《菩萨蛮》这首词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温庭筠。

菩萨蛮温庭筠诗书

《菩萨蛮》这首词的全文译文是:“远处的小山重峦叠嶂,而晨曦也忽明忽暗,我两鬓的发丝开始向我的脸颊延伸,逐渐变得清淡,就像是云的影子轻轻的路过一般。起床之后,十分的慵懒,稍微画了画自己的眉毛,整理一下自己的衣装,这个人都是慢吞吞、无精打采的。

照了照头上刚刚插上的花朵,先是对着前面的镜子照了照,又对后面的镜子照了照。镜子当中的面容与花朵交相辉映,刚刚穿上的绫罗裙襦上面,还绣着一双双金色的鹧鸪鸟”。

我们都知道,温庭筠虽然是花间派的鼻祖,但是也继承了南北朝时期,流传于宫中的诗词曲风。而温庭筠的诗词都是十分的唯美与婉约,并且多是描绘闺中女性的心事,而《菩萨蛮》这首诗正是描绘了宫中的女性懒起梳妆的情景。

此外,《菩萨蛮》这首词还有很强的歌曲韵味,无论是在平仄上,还是押韵上,都十分的朗朗上口,很适合用于吟唱。在近来十分火热的电视剧《甄执》当中,《菩萨蛮》这首词就被改变成了片尾曲。片尾曲是由刘欢作曲,已故女歌手姚贝娜演唱,而歌曲的词则是采用《菩萨蛮》原文。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菩萨蛮温庭筠这首词是多么的具有韵味。

    唐朝才子温庭筠的一个称号是什么

    温庭筠
    (812?-866) 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约48岁被授隋县尉,其后曾为幕府僚吏,任方城尉,至国子助教。年轻时苦心学文,才思敏捷,精通扰饥音律,善鼓琴吹笛。他喜纵酒放浪,一生不受羁束,喜讥刺权贵,因此不为时俗所重,坎坷潦倒一生。其诗与李商隐齐名,七言乐府师法李贺,或寄吊古兴亡之慨,或写边塞荒寒之景,或述田家务农之劳苦。近体诗反映现实面更广泛,涉及羁旅行役、友朋寄赠、身世感慨、咏史咏物等多方面内容,不时发出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浩叹。温庭筠是文人中第一个大量写词的人,是“花间派”词的先导,对词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他的词多写妇女生活,除常见的闺阁、歌伎题材外,还有写戍妇思念征夫、女道士、祠庙赛神、采莲女子的爱情和商妇的相思等。温词的风格以秾丽绵密为主,多用比兴,以景寓情。温庭筠在创造词的意境上表现了杰出的才能,他善于选择富有特征的景物构成艺术境界,表现人物的情思。他的词乍看似乎堆垛晦涩,仔细玩味便觉情挚韵远,余味犹存。代表作有[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更漏子]“柳丝长”等。其词在写景、述事中含蓄着主人公深沉的感情,与李煜词的多用赋体、直抒胸臆不同。这一艺术特点,对宋代词人周邦彦、吴文英等有影响。温庭筠加强了词坦裤的文采和声情,其句法的参差,叶韵的繁变,情景的交融,有助于词的艺术特征的形成。温庭筠在词艺术方面的探索,对词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温诗今存310首,有清顾嗣立的《温飞卿集笺注》。其词主要收录在《花间集》、《全唐诗》、《金荃词》、《唐五代词》中。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释】
    《商山早行》是唐代著名的羁旅行役诗之一,为诗人离开长安时所作 。其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已成为众口传诵的名句。“早”字是这首诗所描写的中心,诗中的一切动作、场景、情绪都围绕着它而发出,为镜头焦点之所在。
    首联“晨起动征铎 ,客行悲故乡”,叙述了诗人启程的时间和心情。诗人已经起床而后驿站催人登程的铃声才响,从此足可见出诗人急于登程、上路之早的情态 。“悲故乡 ”三字则点出了诗人早行的原因,表现了其寝不安眠 、倍加思乡之情折磨的内心痛楚。
    次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写诗人初离驿站之所见。这里,诗人用感情的红线穿起了一串名词之珠,为我们构成了一幅别具情彩的早行图:雄鸡啼鸣,昂首啄开了新的一页日历,正在此时,一轮残月却仍悬于西天上方,清冷的月光伴随着早行人的脚步让李简踏上旅途。“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铺满银霜的店前木板小桥上,已经留下行人的依稀可见的足迹。经过诗人这样一词一景致的层叠皴染,一幅凄清有致的霜晨图便跃然纸上了。元代马致远的小令《净天沙》中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名句,如果追流溯源的话,不能不说其秋景图深得温庭筠这幅霜晨图之妙趣。次联写鸡啼,状残月,描人迹 ,绘银霜,有声、有色、有光、有温度,但所突出的重心还是在一个“早”字上,只不过诗人把“早”字巧妙地形象化、具体化罢了。
    三联“槲叶落山路 ,枳花明驿墙”,是写早行一路之所见。“槲叶”凋零,“枳花”盛开,点出了早行的节令是在早春 。早春之中的“早行 ”,晨霜凝地,槲叶满路,当有春寒料峭之感,但一个“明”字却别开境界,它打破了拂晓时分的凄冷、昏暗,给人以迎接红日喷薄而出的信心和力量;同时, “明”字在后,也暗示出先行时天光之暗,从而反衬出始行之“早”。有人把上联与这一联看成是绘写“秋天景色 ”,显然是因为其身处南方,不知北方初春尚有寒霜及槲、枳生长的规律。
    末联“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继上联而来,是回写早行之先夜晚所得梦境的。意思是看到枳花明艳 、旭日将升的动人景象,于是我想起了昨夜的梦境。在梦中,我看到凫雁欢腾嬉戏,落满那美丽曲折的池塘,大概我不日也将见到家中的亲人了吧?!这两句诗表达含蓄。它本来是指诗人急于回家与亲人团聚的情怀,然而,诗人却避直就曲,而以“凫雁”之“满”塘的形象画面传出自己希冀早日与家人欢聚一堂的言外之意。这样,就形成与首联遥相呼应的完美构思局面,进一步突出了早行的原因,展示了诗人归心似箭的强烈心情。
    除了善于围绕中心造景写情、结尾含蓄有致的特点之外 ,对仗工整巧妙地当是其不容忽视的艺术特色 。中间两联不仅写得声、色、光感俱佳,而且上、下、前、后的空间感极强,加深了人们对诗歌立体画面的形象感受。
    -----------------------------------------
    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商山,也叫楚山,在今陕西商县东南。作者曾于唐宣宗大中末年离开长安,经过这里。
    首句表现“早行”的典型情景,概括性很强。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叮叮当当,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旅客们套马、驾车之类的许多活动已暗含其中。第二句固然是作者讲自己,但也适用于一般旅客。“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时难”。在封建社会里,一般人由于交通困难、人情浇薄等许多原因,往往安土重迁,怯于远行。“客行悲故乡”这句诗,很能够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三、四两句,历来脍炙人口。梅尧臣曾经对欧阳修说:最好的诗,应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请他举例说明,他便举出这两句和贾岛的“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并反问道:“道路辛苦,羁旅愁思,岂不见于言外乎?”(《六一诗话》)李东阳在《怀麓堂诗话》中进一步分析说:“‘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人但知其能道羁愁野况于言意之表,不知二句中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出紧关物色字样,而音韵铿锵,意象具足,始为难得。若强排硬叠,不论其字面之清浊,音韵之谐舛,而云我能写景用事,岂可哉!”“音韵铿锵”,“意象具足”,是一切好诗的必备条件。李东阳把这两点作为“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紧关物色字样”的从属条件提出,很可以说明这两句诗的艺术特色。所谓“闲字”,指的是名词以外的各种词;所谓“提掇紧关物色字样”,指的是代表典型景物的名词的选择和组合。这两句诗可分解为代表十种景物的十个名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虽然在诗句里,“鸡声”、“茅店”、“人迹”、“板桥”都结合为“定语加中心词”的“偏正词组”,但由于作定语的都是名词,所以仍然保留了名词的具体感。例如“鸡声”一词,“鸡”和“声”结合在一起,不是可以唤起引颈长鸣的视觉形象吗?“茅店”、“人迹”、“板桥”,也与此相类似。
    古时旅客为了安全,一般都是“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诗人既然写的是早行,那么鸡声和月,就是有特征性的景物。而茅店又是山区有特征性的景物。“鸡声茅店月”,把旅人住在茅店里,听见鸡声就爬起来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起身赶路等许多内容,都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了。
    同样,对于早行者来说,板桥、霜和霜上的人迹也都是有特征性的景物。作者于雄鸡报晓、残月未落之时上路,也算得上“早行”了;然而已经是“人迹板桥霜”,这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
    这两句纯用名词组成的诗句,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确实称得上“意象具足”的佳句。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两句,写的是刚上路的景色。商县、洛南一带,枳树、槲树很多。槲树的叶片很大,冬天虽干枯,却存留枝上;直到第二年早春树枝将发嫩芽的时候,才纷纷脱落。而这时候,枳树的白花已在开放。因为天还没有大亮,驿墙旁边的白色枳花,就比较显眼,所以用了个“明”字。可以看出,诗人始终没有忘记“早行”二字。
    旅途早行的景色,使诗人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乡景色:“凫雁满回塘”。春天来了,故乡杜陵,回塘水暖,凫雁自得其乐;而自己,却离家日远,在茅店里歇脚,在山路上奔波呢!“杜陵梦”,补出了夜间在茅店里思家的心情,与“客行悲故乡”首尾照应,互相补充;而梦中的故乡景色与旅途上的景色又形成鲜明的对照。眼里看的是“槲叶落山路”,心里想的是“凫雁满回塘”。“早行”之景与“早行”之情,都得到了完美的表现。

    唐朝诗人温庭筠三个字怎么读

    念yun
    庭筠就是庭中青竹的意思
    筠自只有在“筠连县”这里才念jun

    Jūn
    <名>
    古州名 [Jun prefecture]。
    唐武德七年置。以地产筠篁得名。辖境约当今江西省高安、上高、新昌等县地
    唐羁縻州,其地即今四樱纯川省南部的筠连县
    另见yún

    yún
    <名>
    (形声。从竹,均声。本义:竹子的青皮;竹皮)
    同本义 [smooth hard skin of bamboo]
    筠,竹皮之美质也。——《广韵》
    手握青筠之杖。——王嘉《拾遗记》
    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礼记》。郑玄注:“筠,竹之青皮也。”
    绮窗唱和,指花月为题,绣阁论情,对松筠为誓。——《警世通言》
    又如:筠管(竹管);筠筒(竹筒);筠窗(竹窗);筠梯(竹梯);筠席(竹席); 筠床(竹床); 筠清让纸扇(竹柄纸扇); 筠帘(竹帘)
    竹子的别称 [bamboo]
    目才到三眠半月强,即时懒意满筠筐。—— 清·周煌《吴兴蚕词》
    黛叶轻筠绿,金花笑菊秋。——唐·钱起《赋得池上丁香树》
    又如:筠溪(竹丛中的流水);筠斑(斑竹);筠廊(竹丛中的回廊);筠筒(竹筒);筠管(竹管,多用以指笔);筠笼(覆罩在香炉上的竹笼)
    竹制的笛类管乐器 [bamboo flute]
    窃闻平阳击石,山谷为之调;大禹吹筠,风云为之动。——北周·庾信《赵国公集序》
    另见jūn
    被称作“温八叉”是因为他答颂局“才思艳丽,工于小赋,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
    在我国古代,文思敏捷者,有数步成诗之说,而象温庭筠这样八叉手而成八韵者,再无第二人。

    唐代诗人温庭筠的读音是什么

    jun
    温庭筠(812-约870),本名岐,字飞卿渗芦,太原祁(今山西祁锋搭县)人,唐宰相温彦博后代。 文思敏捷,精通丛基带音律。 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时号"温八叉"。

    上一篇

    威驰跟致享哪个好 威驰和致享哪个是全球车型

    下一篇

    温庭筠如何帮八个人作弊 温庭筠帮人考试

    相关文章

    最新问题

    热线 热线
    400-118-6638
    QQ QQ
    QQ在线咨询
    微信 微信
    微信
    关注 关注
    关注
    返回顶部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