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退出历史的原因 计划经济退出历史的原因是什么

上述改革虽然结合了当事人意愿但推进的步骤与步幅总体遵循自上而下的计划性秩序这也是本文将其归纳为建构型“合约退出”的原因。聚焦劳动就业与企业用工在计划经济时期固定。。

如何设置退出浏览器时删除浏览历史记录

  一 计划经济为何失败
  计划经济为何失败?计划经济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没有计划。
  战略上,中央缺乏一个真正有效的整体规划(即使有也是形同虚设),全国一盘散沙,各省各县各自为政,条块分割,以至经济布局不科学,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资源浪费,建设成本高昂的严重后果。例如前几年一哄而上彩电,冰箱,空调,录象机等的生产线,浪费不计其数的国家资金。还有各地一窝蜂搞小氮肥,小水泥,小化肥,造成了无法估量的环境破坏。为了治理这些产生的后遗症,国家又需花费数以亿计的巨资。其恶劣影响还不止于此,如由于布局不合理,运输不便,造成生产成本高。给企业背上沉重的包袱等。凡此种种。
  战术上,地方政府更是没有计划。一些地方官员心里只想着升官发财,完全不考虑国家人民的利益。他们搞计划经济,就是考虑怎样争取项目,得到资金,而不去认真调查研究所选项目是否适合,更加不理会企业的经营管理,结果导致许多建成之日就是破产之时的废物项目,产生许多行将就木的夕阳工业,使成百上千亿人民的血汗钱白白打了水飘。其他数以万计的本来有前途的国有企业也由于管理不善,具体而言就是没有计划:不计较成本,不理会质量,不关心销路,不考虑发展,不注意民主监督,不实行科学决策,以至一个个陷入困境,甚至破产。
  计划经济没有计划,再加上一些人借制度的漏洞肆意胡闹,意图趁火打劫从中牟利,更是雪上加霜,例如,一些企业专门喜欢买比正常价格贵几倍、几十倍的伪劣产品;一些企业领导可以肆意挥霍,财务制度,形同虚设;企业破产,领导却富得流油,还可以加官进爵;一些企业用人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溜须拍马者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真才实学者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如此折腾,焉得不败?计划经济实际上早已名存实亡,变成了一种人情经济、腐败经济、私人经济,可叹计划经济实践就这样毁于名义上计划,实际上瞎掰的手中,实在是令人痛心疾首。一些人说计划搞不好经济,不过是为自己的无能、腐败找借口,推卸责任而已。
  二 计划经济为何没有计划?
  计划经济为何没有计划?这是由于对计划经济的错误认识和政治体制的不完善造成的。中国的计划经济完全沿袭前苏联的模式。也完全继承了他们对计划经济的错误思维,认为计划经济仅仅是意味着国家投资,国家控制,而忽视了计划的实施过程。计划不是简单的国家来投资搞建设。也不是仅仅规划,计划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前期调查研究,整体规划,然后科学论证,民主决策, 最后明确责任,认真执行,期间还要全程监控,适时反馈校正。对计划经济的认识错误还有个原因是因为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只看到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对立性,没有看到两者之间的继承性,认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不能并存,凡是资本主义所推崇的必是社会主义应该唾弃的。由于过于意识形态化,失去理性,完全忽视了社会发展中的继承连续的特性。这也是由于受到当时东西方两大阵营相互敌对,势同水火的冷战环境的影响。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这是历史进步的必然,但是,社会主义也一定会继承资本主义所有的优点再重新演绎,因为这些都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并非哪种制度所特有。
  在政治体制方面,由于没有完善的选贤任能机制,没有合理的评价政绩的机制,没有有效的监督体系,没有严厉的责任制度,使谗佞之徒有机可乘,让小人得志.再加上没有责任,没有监督以至官僚主义盛行,贪污腐败猖獗,在此等环境下,忠贞正直之士不能实干进取以报国家,阿弥奉承之流可凭行贿拍马以得乌纱。计划之不行可知之矣!
  三 真正的计划经济是怎样的呢?
  经济有其内在运行的规律,市场和计划只是控制经济的手段,而非经济的本质,更非区别制度的特征。不管那种手段,要有效都必须符合经济规律。过去的错误就在于将计划与市场完全对立,也忽视了经济运行规律。
  那么真正的计划经济是怎样的呢?
  真正的计划经济应该是效益经济。私有制市场经济是建立在最佳利润的基础上的,以获取最大利润为原则。计划经济应该是建立在获取最佳效益的原则基础上的。计划经济也必须考虑利润,但是它还要考虑社会效益,例如环境保护、社会稳定、国家安全这些方面,计划经济追求的是社会效益与经济利益的和谐发展。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不是市场经济那种资源掠夺式、急功近利、以利润为中心的发展模式。从长远来看,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都将大大超过市场经济。
  真正的计划经济应该是效率经济。必须讲究成本,追求质量。
  真正的计划经济应该是科学经济。计划经济应该是建立在仔细调查,科学论证,民主决策的基础上。
  真正的计划经济应该是控制经济。控制是在对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掌握的基础上,因势利导。控制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无序的竞争引起过度的资源浪费,避免不法分子的不轨之行。控制的方法是加强监督,严明责任。控制必须贯彻各个环节,做到对计划的执行全程监控,实时反馈,发现问题,立即改正。
  真正的计划经济应该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市场经济。理论上,计划经济是针对市场经济的缺陷提出来的,所以,在实践中计划经济必须是既有市场经济的所有优点,如竞争、法制,还要有其没有的新的特点,民主、人权和道德。
  四 计划经济的前途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影响经济基础。要搞好计划经济必须有完善的政治制度。这种制度必须能够消灭官僚、,清除腐败,做到政治清明、社会公正,能够选贤任能、赏罚严明,做到决策科学、行政高效,能够使整个社会充满生机、富有活力,做到国家民主、个人自由。
  随着改革的发展,中国法制不断健全,政治体制逐渐完善,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也不断深入,可以预见,计划经济前途光明,假以时日定会凤凰涅盘,浴火重生。
  利率管制 ---这样的话国家的货币政策就不够灵活,
  外汇管制---国家在国际市场上与别国合作交易上受到限制,本国的的地位就无法得到快速提升,国内经济发展较缓慢,跟不上国际节奏
  对国内企业和国民企业的强烈的保护政策--这样造成国内很多企业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长期在国家政策的保护下没有竞争意识,不能积极发展,孳生腐败现象

粮票布票退出历史舞台的主要原因

计划经济,或计划经济体制,又称指令型经济,是对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的经济体制。由于几乎所有计划经济体制都依赖于指令性计划,因此计划经济也被称为指令性经济。
计划经济一般是政府按事先制定的计划,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有计划地安排重大经济活动,引导和调节经济运行方向。
计划经济资源的分配,包括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都由政府计划决定。[1]
中文名
计划经济
外文名
Command Economy、Planned Economy
别称
计划经济体制
应用
经济生产
快速
导航
历史沿革
若干特点
历史地位
主要弊端
特区建立
初步确立
概念含义
计划经济相对于市场经济,是指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高度集中的,实现高效率的社会经济体系。计划经济,顾名思义是有规划、计划发展经济。从而避免市场经济发展的盲目性、不确定性等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危害。如:重复建设、企业恶性竞争、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产生社会经济危机等问题。
我国20世纪60年代使用的粮票
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这种观点的逻辑推理是:社会化大生产把国民经济各部门连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因而客观上要求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历史沿革
建国头七年,中国逐步走上计划经济体制的轨道。它的基本形成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年10月-1950年6月)是计划经济体制的萌生阶段。1949年底,没收2858个官僚资本主义的工业企业,建立国营工业(占全国工业资金的78.3%),掌握国民经济命脉,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不久,对非公有制的私营工商业实行调整,使私营企业初步纳入计划生产的轨道。在组织机构方面,1949年10月建立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以后,又相继成立其他专门性的负责计划管理的中央机构。如全国编制委员会、全国仓库物资清理调配委员会,指定人民银行为国家现金调度的总机构等。通过这些机构,国家开始对经济活动实行行政指令的直接管理。
1949年冬,中央确定实行全国财政经济统一管理的方针,并通过1950年2月召开的全国财政会议,以指令性方式提出了“六个统一”:财政收支统一、公粮统一、税收统一、编制统一、贸易统一、银行统一。这一时期已开始提出发展国民经济的某些计划和措施。如粮食、皮棉、煤炭等安排1950年生产的计划指标。在此期间,还进行某些年度计划的试编工作。
如1949年年底编制出《1950年全国财政收入概算草案》,1950年5月又试编包括农业、工业、文教卫生等20多项内容的《1950年国民经济计划概要》,为后来编制中、长期的国民经济计划摸索经验。1950年6月举行的党的七届三中全会认为,这一时期在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不同程度重新改组的同时,老解放区“特别是东北,已经开始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但在新解放区“还没有获得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的条件。”

下一篇

计划经济是谁发明的 计划经济什么时候出现的

相关文章

最新问题

热线 热线
400-118-6638
QQ QQ
QQ在线咨询
微信 微信
微信
关注 关注
关注
返回顶部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