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要北伐 诸葛亮为什么要北伐战争,有什么意义

最佳回答2024-02-08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制定了北伐的战略,六年间六出祁山伐魏,但最后的效果却不尽人意。其实有很多人都弄不清楚诸葛亮为什么要北伐,诸葛亮北伐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当时蜀国国力根本打不赢曹魏,为什么诸葛亮要坚持一个无用功呢?其实这里帮大家分析诸葛亮北伐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以守代攻、二是为了完成先帝留下的遗愿,这种使命感和压力让诸葛亮完全不能懈怠,就算打不赢也要上。诸葛亮知道蜀国已经开始走下坡路,而且曹魏也不傻不看眼睁睁看着你休养生息,而无作为。所以此刻的蜀国是最危险的,一不小心就会被灭国,诸葛亮是绝对不能接受蜀国毁在他手里的。
诸葛亮的想法很简答,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寻找机会,所以制定了北伐的策略。其实诸葛亮每次出击的动静也不是很大,能占多少便宜就占多少,毕竟只是伪进攻,所以不会选择比较冒险的战略,这也是为什么诸葛亮拒绝魏延子午谷奇谋的原因。如果因为一个失误又让蜀军遭受重创的话,那就真的万劫不复了。所以寻求最稳妥的方式进攻才是诸葛亮想看到的局面,哪怕收获很小或者没有收获都是能接受的。所以从这点来看,诸葛亮北伐胜负并不重要,限制曹魏对自己的进攻才是最重要的。
还有就是诸葛亮内心背负的压力还有罪恶感。刘备托孤时,相当于是把整个蜀汉都交给了诸葛亮一人打理,就连这个皇帝位置都让了出去,所以诸葛亮也非常受感动。而且诸葛亮又是一位典型的读书人,“忠义“二字在他的心里绝对是最至高无上的,所以这份压力也使得诸葛亮必须要为蜀汉做些什么,不能只是安心的过日子,不然诸葛亮就会举得愧对刘备。所以诸葛亮才要坚持北伐,直到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这也算报答了刘备的恩情,自己也没食言。
所以作为读者,我们会觉得诸葛亮完全没必要北伐,吃力头不讨好。但是站在诸葛亮的角度来看,北伐是他晚年必须要做的事情,哪怕复出自己的生命。其实诸葛亮的确有些勉强自己,历史上带兵打仗本就不是他的强项,但依然要充当总指挥,所以最后北伐的战绩也不太理想。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就能看出,他在用人方面还有战略部署方面都不是很完美,而第一战恰好又是最重要、时期最高涨的,所以首战失败还是挺伤的。
有人说如果要让诸葛亮多活10年,诸葛亮有没有办法攻入长安呢?其实就算诸葛亮多活10年,司马懿也还在,只要司马懿采取防守的姿态不主动求战诸葛亮的胜率就会变的很小,毕竟双方兵力差距实在太悬殊,而且进攻方往往更加容易吃亏。总体来说,北伐的结果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但其中的含义是非常深刻的,也是诸葛亮不得不做的一件事。

其他回答(2)

说娱情的新洁 回答时间:2024-02-08

回答:
诸葛亮出师北伐是刘备去世后,蜀汉最重要的事;因为第一、诸葛亮报刘备的知遇之恩;第二、它是蜀汉蓝图里最重要的目标:恢复汉室,也等于是刘备的临终遗言;
所以,诸葛亮一定要出师北伐。

雍奶奶笑谈娱乐趣事 回答时间:2024-02-08

诸葛亮为什么要出师北伐
蜀国虽然在三国之中最弱小,但是诸葛亮一直坚持对魏国的主动进攻,这可以从军政两方面说。
首先说军事
当时诸葛亮刚刚平定南方,蜀国军威大振,一举扫清了刘备征吴失败的阴影,南方又提供了大量的军需,蜀军装备优良,军卒精锐,正是军事上接近巅峰的上升期,乘势北伐拓展领土,是必然的选择。
从战略上说,最好的防守是进攻,诸葛亮的策略,用今天的话来说,叫做攻势防御。
然后是政治
就个人而言,诸葛亮一直是联吴抗魏派的领袖,“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也是他一直的口号,所以就他个人而言,北伐是必然的选择,只是筹备和时机的问题。
就诸葛亮代表的荆州集团而言,刘备原从集团已经基本消亡,蜀国政局成了益州集团和荆州集团并立的局面,由于荆州已经丢失,荆州集团处于失去根基的弱势,所以作为荆州集团的代表人物,诸葛亮需要靠战争来拓展地盘,抓住兵权和军权,保证荆州集团乃至他自己的地位和权力。
诸葛亮为什么一直坚持北伐
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刘备的托孤。更大的是战略布局,因为在关羽失荆州后,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完全著了个空。因为蜀国是新生政权。相比魏国,完全就是敌强我弱。因此想要不被魏国击垮,诸葛亮只能主动进攻,是魏国民生受到冲击。从而延长蜀国的寿命。虽然失败了,可以说是一定会失败的。但是相比不北伐,我想蜀国会亡的更快。
为什么诸葛亮一定要从岐山北伐
三国演义的影响,实际上诸葛亮5次北伐只从祁山走了2次
1、建兴六年(228)春,诸葛亮扬声走斜谷道取郿,以赵云邓芝疑兵引曹真,自率大军攻祁山。陇右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由是附蜀。张郃出拒,破马谡于街亭。诸葛亮拔西县千余家返汉中。这次是一出祁山。
2、同年(228)冬,诸葛亮出散关,粮尽而还,魏将王双追之,被斩。
3、建兴七年(229)春,诸葛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雍州刺史郭淮引兵救之,亮自出至建威,郭淮退。遂得二郡。
4、建兴八年(230)秋,魏三路攻汉中,司马懿走西城,张郃走子午谷,曹真走斜谷。诸葛亮驻军于城固、赤阪。时大雨三十余地,魏军撤退。同年,亮使魏延、吴懿西入羌中,大破魏后将军费曜、雍州刺史郭淮于阳溪。
5、建兴九年(231)二月,诸葛亮率大军攻祁山,始以木牛运。时曹真病重,司马懿都督关中诸将出拒。亮割麦于上邽,懿追亮至卤城,掘营自守,有“畏蜀如畏虎”之讥。五月,与亮交兵,亮使魏延等逆击魏军,斩甲首(小军官)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六月,李严因运粮不济呼亮还。张郃追至木门,中箭亡。这是二出祁山。
6、建兴十二年(234)二月,亮率大军出斜谷道,据武功五丈原(今陕西省岐山南),屯田于渭滨。司马懿据守不出。八月,诸葛亮卒于五丈原。杨仪等率军还,有“死诸葛走生仲达”事。
可以看到,六次用兵,出祁山只有两次。第四次是防守。
诸葛亮的战术在古代比较另类,非常喜欢搞发明强化部队的直接战斗力,连弩的使用使得汉兵可以以步卒轻易克制魏国的骑兵,所以他非常喜欢正面进攻和野战,而且也确实做到了野战无敌。后世名将如李靖等都比较推崇诸葛亮的用兵之术。
诸葛亮为什么要不断北伐
诸葛亮之所以明知北伐有种种不利因素,而且要在对于蜀国而言北伐并非如此必要的情况下,不断出兵北伐,根本上是由蜀国的立国精神与统治必要决定的。
关于魏蜀吴三国的立国精神,我们从它们各自的国号就可以窥到一斑。“魏”、“吴”都是地域性符号,这两个字主要标示各自的地域。曹丕以“魏”为国号,当然主要是由于曹操受封魏王(封地在邺,属古魏地)。但我们要看到,以“魏”为国号,意在强调政权的地域性根源,以获得以魏地为核心地区的北方士人的认同。吴之立国,更是完全体现其作为地域性政权的特点。而蜀之立国,以“汉”为国号,是强调对汉代文化符号的直接继承。
这里需要做一点辨析,历朝国号之确立很多都是以其最初的封地为号的,最早的夏商周情况特殊一点(由部落建国与后来的统一王朝不同),后来的如秦、汉(西汉)、晋(西晋)、隋、唐、宋皆是如此。已封地为国号,首先是为标示政权的宗法地域之源,其次因为这些政权都是由封地地域起家,逐步扩张兼并而建立统一王朝的,开国大臣中多为从原封地地区而来,因此权力基础方面需要依靠核心区世族势力的支持(陈寅恪在《唐代政治述论稿》中充分论述了关陇集团在唐政治中的作用),以原封地为国号即有此义。魏、吴国号之确立,即是立足于割据政权的现实,以争取本地世族的支持为首义。我们可以看到,在此前的历史中,魏吴从来不是中央政权符号,而只是割据的诸侯国的号。
历史上也有一些政权,并非以封地为国号。比如农民起义军因无所谓封地,便不可能以此为号,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们的权力基础不是要争取地域世族的支持,而是要获得更广泛的农民的支持,比如李自成的大顺。再如两个中间篡位的短命王朝——王莽的新和武则天的周,他们采用这样的国号是为了显示自己受命于天,或以恢复古制建立新政,新和周都是作为王天下的符号而不是地域符号,同样因为他们的权力基础不是要争取地域世族的支持。更多的情况是由于此前的统一王朝深入人心,新王朝采用原来王朝符号作为国号以标示权力的继承性,以继承性来获得自己政权的合法性,比如东汉、东晋、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唐和南唐(他们的国号都是唐)。我们这里要讨论的蜀汉政权即是属于这种情况。
蜀汉选择继承性来标示自己政权的合法性是主动的选择,但也是不得不然。
从条件上说,采用原王朝国号要求统治者与原王朝有血缘继承性,或至少是同宗。刘备与汉王朝的血缘联系并非那么直接,他为了论证蜀汉政权对汉室的继承性,不得不把这一血缘联系过分渲染与夸大。而刘备之所以无法象曹魏和孙权那样以地域性符号作为国号,而选择继承汉作为自己的国号,除了自己姓刘有这一尚可利用的条件以外,是有下面的苦衷:
一、刘备早期一直是一个流徙性政权,没有建立自己固定的根据地,也便没有获得某一固定地域世族的支持。这意味着他的政权不能也不必要以某一地域符号标示。而长期流徙带来的有利影响就是使刘备对多个地区的士人有影响,而唯一能对这些不同地区士人起到连接作用的就是“汉”这一原王朝符号。
二、蜀国的统治集团构成与魏吴有很大差异。魏国和吴国的统治层都来源于当地,并已本地作为人才、兵员的来源和储备库,其政权基础也主要来自于本地世族的支持。只有蜀汉的统治层分为“原从”、“荆州”和“蜀地”三部分,结构复杂,并且蜀国本地人一直没有成为蜀汉最核心的统治势力,最上层一直是原从和荆州士人占主导。也就是说,蜀汉政权对蜀国人来说更多是一个外来政权。但蜀汉的兵员构成及人才后备又必须依赖于蜀国本地人,如何使作为兵员及下层统治基础的本地人心甘情愿地接受上层非本地人势力的统治,对于蜀汉统治者来说,是最重要的问题。
蜀汉要把原来来自不同地域的追随者 *** 在一个名号下,......
诸葛亮为什么一定要北伐?
这是我对诸葛亮的第一个问题。七擒七纵孟获之后,我觉得怎么也不宜在那时就急切北伐。败北东吴,损兵马不提,五虎上将所剩单单一个赵云,幼主不明事理,能平了南蛮,使蜀国内部安定下来就很不容易了。更不用提失了荆州,那一块经济富庶战略地位又很重要的地方还没有收复,这时候紧跟着向北用兵,即使一开始能取得胜利,也肯定无法维持长久。勾践灭吴那一出里,吴王夫差放回勾践的时候,伍子胥就警示过,吴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后,吴其为沼乎。国力相差那么悬殊,尚且能够二十年之后彻底反扑,为何诸葛亮不愿意等到时机成熟再北图呢?早在隆中对里,他就提到,天下三分是大势所趋,一时间谁也灭不了谁,而保持鼎立的状态,对蜀是最为有利的。这一观点也被后来的实际情况无数次证明过了。要采取这么大的军事行动,他对历史时机、彼此实力对比,胜算大小心里都有一本清楚的账。凡此种种,都让我觉得,诸葛亮挥师北上,肯定有他自己的想法。这些想法,与匡扶汉室、完成先王遗愿这类冠冕堂皇的名号是没有关系的。刘备一生演尽了一个人可以演的虚伪,但他的高明之处在于他真的演了一辈子,因此仁义之名广传天下。但仆役眼中尚且无英雄,刘备的仁义真的是宅心仁厚还只是为笼络人心,常伴左右而又明察秋毫的诸葛亮岂能不知?在攻打敌军的时候,他使过无数次反间君臣的策略,而反间计若要使得成功,则首先必须对君臣彼此心理特点有很好的了解,知道面对同一件事情君主的忌讳、臣子的小心各在什么地方,才能进一步寻找敌军中可能的罅隙下手离间。而刘备的驭人之术,除了知人善任以外,就是对这种心理巧夺人工的加以利用,使下属如中吸星大法一般不由自主地甘效犬马。在这方面,俩人旗鼓相当棋逢对手,一个演仁主,一个扮贤臣,诸葛亮和刘备之间达成了一种君臣之间高层次的默契。刘备自知在兵法谋略上,他不如孔明,很多时候孔明战前调度,他未必明白是怎么一回事,这样的事情是在曹操身上是不可能出现的,杨修猜到了他的真实想法他都心有不悦,何况是臣下的想法他却猜不透呢。更敏感的是这是涉及身家性命的用兵的想法。而诸葛亮亦知天下没几个主子愿意手下聪明得太过分,他的忠心即便日月可鉴,主子也难免不设防备。因此,刘备这样知遇的主子,且在关键之处能与他旗鼓相当,他自然也非常珍惜。在长远计划上,二人志同道合,因此千百年来也一直被视为明君贤臣的典范。这种君臣之间的默契最直接的结果就是诸葛亮出山后刘备的实力是突飞猛进地增长。但不默契的时刻总会到来,举兵伐吴是其一,白帝城托孤是其二。蜀国的命运也就在这两个不默契的时刻,走向了盛极而衰。对兴兵伐吴一事,《三国演义》里写孔明的应对很简单,他自知“劝不动”了,又要避兄长之嫌,所以只是隐一边儿不随军罢了。但稍加推想,诸葛亮那时的心情一定不怎么好受。他辛苦拉扯起来的兵马,积攒的粮草,和努力维持的孙刘联盟,都因这一个完全出于意气的决断而岌岌可危。诸葛亮对刘备究竟有多少领兵才能心里本就有数,而刘备一向是对诸葛亮的意见几乎言听计从,现在诸葛亮的劝谏他都置之不理,临敌又怎不会一意孤行?连诸葛亮他都可以抛在一边,当他做出了七百里联营下寨的错误决定,即使那些将领有所疑虑,又怎敢直言提出?本无大才又拒绝纳谏,称帝后的骄狂与丧弟之痛交织一起足够冲垮理智的防线。纵然大军七十万,在这样一个领导者的手里,也难以功成班师。料事如神的军师对此焉能不察?诸葛亮对刘备伐吴的决断肯定难免失望,对他把自己撇一边一意孤行的做法难免心存不满,而对失败前景的预料,使他一向忧国忧民的心情只会更加强烈。但尽管如此,他仍然可以找到宽慰自己的理由:刘备此举是出于深厚结拜之情,虽然因小事而乱大谋对君王来说不可原谅,但从常人......
诸葛亮为什么要急着北伐。是不是为了自己的野心
1,从关羽兵败被杀,荆州失守开始,已经标志著隆中对的计划将无法实现。失去了荆州,丢失了最好的北伐前进基地,将无法威胁中原腹地。从益州北伐,只能在崇山峻岭中搞武装大 *** ,事倍功半。每一次取得的成果都无法保存,要一次次从头再来,做无用功。我个人倒是认为,如果当初采纳了魏延的建议,走子午谷偷袭,最坏的结果不过是损失几千人马。而如果以及成功,则关中和长安早拿下来了。所以说,诸葛一生唯谨慎,搞政治,这可能是优点。但是搞军事,不敢弄险,就不能致胜。
2,自夷陵打败后,蜀汉已经是吧老本都折腾光了。国力成为三国中最羸弱的,其实能够保守已经是勉强。但是诸葛亮确定了以攻为守的策略,想要搞攻势防御。把魏国拖在战场条件极为恶劣的秦岭,结果倒是把自己给拖垮了。至于姜维为什么也坚持九伐中原,我个人认为他还是有保全自己的私心在里面。姜维的个人威望和诸葛亮无法比,长期执掌军权,必遭猜忌。为了切实掌握军队,为了远离成都朝廷,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他也只能硬著头皮走下去了。
诸葛亮北伐的实际意义何在?
对于诸葛亮北伐的战略意义,历史学家们虽然津津乐道,但至今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有人甚至认为诸葛亮根本就不应该北伐,即使是对北伐持肯定态度的人,也不过是把它作为积极防御,即战略上的防守,战术上的进攻。至于诸葛亮北伐的动机,很多人总是局限在“汉贼不两立”方面,而对战略的实质却始终无法洞悉。潘太史最近有所心得,愿将成果公诸于世,以便引起争鸣,最终一锤定音。
诸葛亮在《隆中对》说:“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将军若跨有荆、益,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诚如是,则霸业可成矣”。可见,诸葛亮当初的战略是极其谨慎的,即使具备了两路夹攻的条件,还须“天下有变”。但是在他主政以后,刘备、关羽等人先后亡故,实力大损;荆州已为孙权所有,虽然还保持着同盟关系,但在协调作战方面肯定不会十分得心应手,客观情况要比之《隆中对》所想象的要严酷得多。但是诸葛亮却义无返顾地一再北伐,其原因何在呢?其实,在前后《出师表》中已经说得十分清楚,只不过一直为人所忽略罢了。
请大家先看原文:“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待亡,孰与伐之?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屯将七十余人,武骑千余人,此皆数十年所内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所独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由此可见,诸葛亮已经认识到了四川地险而民怯,如果不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扩大疆域,拖到第二代、第三代的话,不要说进取中原,就连守住四川都很成问题,所以他才改变了原先的战略,变得异常积极主动。大概是想利用尚存的“四方精锐”,先占领关中,至少也要打下甘、凉二州,得到当地骁勇善战的兵员,才有将来取得最后胜利的希望。至于是否应该采纳魏延的战法,兵出子午谷,则纯属战术问题,不在本篇文章的考虑之列。
其实,蜀中地险而民怯的问题,在当时就不算是什么秘密。例一:公元214年,曹操破张鲁。主簿刘晔曰:“今破汉中,蜀人震恐,其势自倾。若小缓之,蜀民既定,据险守要,则不可犯矣。”操不从。居七日,降者说:“蜀中一日数十惊,虽守将斩之而不能安也”。例二:公元263年,或以为钟会主蜀,必生大乱。晋公司马昭曰:“夫人心预怯则智勇并竭,蜀以破亡,遗民震恐,不足与共图事。”
后人的见解则更加深刻,公元925年,诸将皆言蜀地险固,未可长驱。郭崇韬以问翰林学士李愚,对曰:“宜乘其人情崩离,风趋霆击,彼皆破胆,虽有险阻,谁与守之!兵势不可缓也”。李绍琛进至绵州。蜀兵断绵江浮梁,水深,无舟楫可渡。绍琛曰:“吾孤军深入,利在速战。乘其破胆之时,但得百余骑过鹿头关,彼且迎降不暇,若俟修缮桥梁,必留数日,或教王衍坚壁近关,则胜负未可知矣。”遂乘马浮渡江,从兵得济者仅千余人。蜀主遣使请降,自出师至克蜀凡70日。得兵三万,铠仗、钱粮共以千万计。从历史上看,割据四川的诸侯好象从未有传世三代以上的,五代时期的王建、孟知祥都是如此。明朝末年的流寇张献忠,率领被左良玉击溃的残兵败将,不费吹灰之力就占据了四川。
由此可见,北伐是诸葛亮当年唯一正确的选择。虽然进行战争的条件并不有利,但是只有速战速决,他才有获胜的希望。相反,任何看来稳妥的战略,在当时的情况下都无异于坐以待毙。假如他的对手不象司马懿那样精通谋略,再假如能多活十年,并不是没有取胜的可能性。杜甫诗云:“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为什么要连续不断北伐
因为诸葛亮想在有生之年为蜀国奠定统一的基础,他明白自己一死,后面人就很难再胜过吴魏了
诸葛亮为什么一直坚持北伐是否正确
于国来说 北伐不是不对 而是该缓缓 参考费祎的举措。
诸葛亮连年北伐的原因可能是他想在有生之年完成大业,毕竟蜀中无人,他活着尚且无法统一的话等他死了,蜀地偏安一方,被灭只是时间问题

埃尔克森为什么没上 埃尔克森是黑人吗

该问题还有3 个回答,点击查看

冷静近十年大批消失的英格兰青年球星近乎全军覆没、昙花,以及埃多齐、加亚比、阿隆拉姆塞、斯科特、韦尔;前锋为曼城的德拉普、杰比森、约瑟夫、斯卡利特等,目前来看也基本上没有令人感到亮眼的球员!至于U21欧洲杯参赛的青,十名英超球星将因伤缺席新赛季初。

上一篇

印度为什么不用左手 印度为什么不用左手写字

下一篇

为什么叫清明上河图 为什么叫清明上河图含义

相关问答

最新问题

分类目录

热线 热线
400-118-6638
QQ QQ
QQ在线咨询
微信 微信
微信
关注 关注
关注
返回顶部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