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瑞芳说聊斋

最佳回答2022-11-27

马瑞芳说聊斋全集mp3下载

1、俞平伯

俞平伯(1900年1月8日—1990年10月15日),原名俞铭衡,字平伯。浙江湖州德清东郊南埭村(今乾元镇金火村)人,出生于江苏苏州。

散文家、红学家,新文学运动初期的诗人,中国白话诗创作的先驱者之一。清代朴学大师俞樾曾孙。与胡适并称“新红学派”的创始人。

俞平伯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任教。曾参加中国革命民主同盟、新潮社、文学研究会、语丝社,与朱自清等人创办《诗》月刊。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俞平伯积极响应,精研中国古典文学,执教于著名学府。俞平伯是“新红学”的开拓者之一,是一位热忱的爱国者和具有高尚情操的知识分子。参加北京大学的新潮社、文学研究会、语丝社等文学团体,提倡“诗的平民化”。

俞平伯主要著述有《红楼梦辨》(《红楼梦研究》)《冬夜》《古槐书屋问》《古槐梦遇》《读词偶得》《清词释》《西还》《忆》《雪朝》《燕知草》《杂拌儿》《杂拌儿之二》《古槐梦遇》《燕郊集》《唐宋词选释》《俞平伯全集》。

2、周汝昌

周汝昌(1918年4月14日——2022年5月31日),生于天津。字禹言、号敏庵,后改字玉言,别署解味道人,曾用笔名念述、苍禹、雪羲、顾研、玉工、石武、玉青、师言、茶客等。

中国红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诗人、书法家,是继胡适等诸先生之后新中国红学研究第一人,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被誉为当代“红学泰斗”。

其红学代表作《红楼梦新证》是红学史上一部具有开创和划时代意义的重要著作,奠定了现当代红学研究的坚实基础。另在诗词、书法等领域所下功夫甚深,贡献突出,曾编订撰写了多部专著。

马瑞芳说聊斋

3、冯其庸

冯其庸(1924年2月3日-2022年1月22日),名迟,字其庸,号宽堂。江苏无锡县前洲镇人。

1924年2月3日出生。中共党员。著名红学家、史学家、书法家、画家。

历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红学会会长、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文联理事、《红楼梦学刊》主编等职。以研究《红楼梦》著名于世。2022年2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2年1月22日12时1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2022年5月,当选第27届全国书博会“致敬读书人物”。

4、刘心武

刘心武,1942年6月4日出生,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红学研究家。笔名刘浏、赵壮汉等。曾任中学教师、出版社编辑、《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协理事、全国青联委员等,并加入国际笔会中国中心。

其作品以关注现实为特征,以《班主任》而闻名文坛,其长篇小说《钟鼓楼》曾获得茅盾文学奖。

20世纪90年代后,成为《红楼梦》的积极研究者,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进行系列讲座,对红学在民间的普及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2022年推出最新长篇小说《飘窗》。

5、马瑞芳

马瑞芳,女,回族,1942年生于山东省青州市。1965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现为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文学学术带头人。

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复旦大学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2005年起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马瑞芳说聊斋》(共24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红学家

其他回答(4)

柚子娱乐痴梅说 回答时间:2022-11-27

马瑞芳说聊斋百家讲坛央视网

马瑞芳。

马瑞芳:女,回族,1942年生于山东省青州市。1965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现为山东大学教授。2005年起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马瑞芳说聊斋》(共24讲)。马瑞芳教授研究《红楼梦》三十余年,是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她认为《红楼梦》对于《聊斋志异》有着多方面的承传——“聊斋、红楼都创造了乌托邦,《聊斋志异》还能梦想,还相信梦想;《红楼梦》却梦醒了,且无路可走。”

马瑞芳说聊斋

英飙爱生活搞笑 回答时间:2022-11-27

马瑞芳说聊斋全集百家讲坛

马瑞芳1965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是我国研究《聊斋志异》的著名专家。现任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古代文学学科学术带头人,兼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红学会常务理事、复旦大学古代文学研究基地学术委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人大常委。马瑞芳教授的学术活动主要体现在古代文学研究和当代文学创作两方面,她的创作被评论界称为“教授文学”,她也因此拥有了“教授作家”的美誉。
主要著作有:《天眼》 、《感受四季》、《假如我很有钱》、《野狐禅》、《女人和嫉妒》、《漏泄春光有柳条》等,主要学术著作有:《蒲松龄评传》、《聊斋志异创作论》、《从聊斋志异到红楼梦》。多次获得全国文学创作奖,长篇小说《蓝眼睛黑眼睛》获全国优秀长篇小说奖,《学海见闻录》获全国纪实散文奖,散文《煎饼花儿》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一等奖,还获得过全国首届女性文学创作奖,被评论界称为“教授文学”,被誉为“教授作家”。
2005年至2007年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马瑞芳说聊斋》。以现代视角诠释古代名著,迅速赢得社会各界观众的广泛欢迎,在全国范围掀起“聊斋热”。
马瑞芳教授研究《红楼梦》三十余年,是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她认为《红楼梦》对于《聊斋志异》有着多方面的承传——“聊斋、红楼都创造了乌托邦,《聊斋志异》还能梦想,还相信梦想;《红楼梦》却梦醒了,且无路可走。”

马瑞芳说聊斋

爱生活的承悦 回答时间:2022-11-27

百家讲坛马瑞芳说聊斋

1954年以前,对红楼梦的研究分为以三派:
评点派、索隐派、考证派。
此外还有从作品本身切入,研究本书主旨、社会影响、写作技巧、结构特点、语言艺术方面的。
评点派代表人物:(清代)周春、涂瀛、诸联、大某山民姚燮
索隐派代表人物:(辛亥革命后)蔡元培、王梦阮、沈瓶庵、邓狂言、萱慕
考证派代表人物:(稍晚于索隐派)胡适、俞平伯、顾颉刚。
从作品本身切入研究:王国维、鲁迅、季新(汪精卫)、吴宓、李辰冬、太愚(王昆仑)、王璜、陈觉玄
建国以后的红学家了解得不多,除了周汝昌,刘心武,还有冯其庸、蔡义江、胡文彬、周思源、张庆善、孙玉明,就连张爱玲也写过一本《红楼梦魇》,王蒙也写过《红楼启示录》。

我伫立于窗前 回答时间:2022-11-27

马瑞芳说聊斋央视全集

刘心武,《眼角眉梢》(散文集)周汝昌,《曹雪芹转》(这位很强的)周思源,《周思源正解金陵十二钗 》《周思源看红楼》邓遂夫,《草根红学杂俎 》蔡义江在中国古典文学特别是唐宋诗词、红学研究方面成绩显著。出版主要著作有:《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论红楼梦佚稿》、《红楼梦》校注、《蔡义江论红楼梦》等 早在1953年,周汝昌就以一部《红楼梦新证》而轰动了海内外学界,从而成为考证派红学的代表人物。连远在大洋彼岸的胡适也为此在文章中写道:“汝昌的书功力真可佩服,可以算是我的一个好徒弟。”
不久,1954年周汝昌双耳失聪,1974年双眼几近失明,医疗后一只眼仅留下0.01的视力。此后一直到今天,周汝昌就凭着这半只眼,又写出了几百万字的《红楼梦》》研究,堪称著作等身。他已出红楼研究专著二十多部,在红学界颇有影响的有《红楼梦新证》、《曹雪芹》、《恭王府考》、《石头记鉴真》、《红楼梦的历程》、《红楼梦的真故事》、《风流文采第一人》等等,奠定了他红学研究泰斗的地位。但周汝昌自己却不肯承认自己是“红学家”,也不喜欢“红学界”这个说法,因为他认为红学已经被人用得庸俗化了。 “是在周汝昌的《红楼小讲》、《红楼夺目红》掀起全国红学热潮之后,我们才考虑做刘心武的红楼书的”,策划出版刘心武《红楼望月》的书海出版社总编辑杭海路说。2002年,周汝昌的《红楼小讲》新版后,短短时间内便数次再版。在此基础上,周汝昌在2003年再推出《红楼夺目红》,短小精悍的文章,独到新鲜的见解,使这本书迅速热销,成为红学大众普及的代表读本。此后,周汝昌在2004年、2005年又陆续推出《周汝昌梦解红楼》、《红楼十二层》、《定是红楼梦里人》、《和贾宝玉对话》等一系列图书,都有不俗的市场表现。由这些书,周汝昌还带动了一轮红楼随笔的热潮。年已87岁高龄的周汝昌在大众红学热潮里成为了一个最受瞩目的明星。

为什么要少吃猪肉 为什么要少吃猪肉和米饭

该问题还有1 个回答,点击查看

古人说猪肉有毒,那“猪肉”什么时候成为国人第一肉食品,民间更是如此,清代第一才子,《四库全书》总纂官纪晓岚可以喝着一壶茶水,吃下十几斤肉,而猪肉为什么在古代,被误解为有毒呢?主要是于很多医学家的论断南北朝,吃食专栏为什么有的地方人不吃猪肉疯狗的轻武。

为什么明星不染发 为什么明星很少染头发

该问题还有7 个回答,点击查看

叶倩文、舒淇、周星驰为什么不染发,药监局昨的公告告诉你,细究起来这种不喜染发的原因一方面是坦率面对人生的淡然同时也隐隐包含对染发安全性本身的顾虑,他们的担心并非多余就在2023年11月23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45批次不符合规定,不管多富贵男人上了年纪后建议不染发、不戴金看靳东就知。

相关问答

最新问题

热线 热线
400-118-6638
QQ QQ
QQ在线咨询
微信 微信
微信
关注 关注
关注
返回顶部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