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不吞并缅甸

最佳回答2023-09-27

中国只濒临了一个大洋,那就是太平洋。如果中国的船只要到波斯湾进口石油,那就必须要绕道马六甲海峡,但是马六甲海峡受制于他国,使得我国的石油安全颇受威胁。这就引起我们思考了,中国的云南距离印度洋只有470公里,隔着一个缅甸。为什么中国古代没有将缅甸纳入版图,开拓印度洋呢?

一,汉朝的开拓

我们必须先了解中国古代在西南的开拓历程,才能知道中国是如何一步步向印度洋靠近的。在古代,西南地区就是一片山高谷深、森林密布的瘴疠之地,无法穿越。先秦时期,人们不知道“西南夷”的存在,更不知道印度洋的存在。就算是武功赫赫的秦朝,也未能登上云贵高原。

西汉时期,来自于印度的诱惑终于让汉武帝有了开拓西南的野心。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在大夏国(巴克特里亚)见到了蜀地的物产,询问才知道,这些物产是从身毒(印度)转运而来。张骞将这事告诉了汉武帝,于是汉武帝试图打通到印度的交通,派遣王然于、柏始昌、吕越人等人出使西南夷,寻找通往印度的道路。

中国为什么不吞并缅甸

不过,汉朝使者的脚步就停留在了滇国。由于横断山地区地形复杂,原始森林密布,毒蛇猛兽众多,使者再也无法穿越。在汉武帝时期,西南的边疆推进到了云南中部一带,未能继续前进。到了东汉时期,哀牢国(今保山)臣服,设置了永昌郡。汉朝的疆域推进到了滇西一带。

中国为什么不吞并缅甸

汉朝的永昌郡,是汉朝在西南地区推进得最远的地区。此后的蜀汉、两晋、南北朝,都没有开拓之力,能够保持这种局面也是相当不容易了。到了唐朝,西南地区的土著大型兴起,出现了南诏国、罗氏鬼国等政权,唐朝的势力就推进到金沙江一带。800年的世界,中国的脚步不仅没有前进,反而后退了。

二,元朝征服缅甸

南诏建国后,在西南地区大规模扩张,其疆域在西南推进到了缅甸骠国曼德勒一带。南诏国灭亡后,大理国基本继承了疆域,但是总体上有一定的萎缩。大理国西南到达了缅甸的江头城(杰沙),可以说距离印度洋是比较接近了。公元1253年,大理国被大蒙古国征服,1270年设置云南行省。此后,元朝又在南诏、大理的基础上继续向西南开拓。

中国为什么不吞并缅甸

当时的缅甸为蒲甘王朝。元世祖忽必烈派遣使者出使蒲甘,要求其臣服。但是使者一去不回。1277年,缅甸又出兵攻打云南盈江、金齿。于是,元朝决定灭蒲甘王朝。当年,元朝驻扎在云南的大军就推进到了江头城,因为天气炎热而未能继续前进。1280年,忽必烈再次发动战争。到1283年,江头城、太公城均被攻破,缅甸北方12个部落投降。1285年,蒲甘国王正式投降,臣服元朝。

中国为什么不吞并缅甸

此次出征后,缅甸实际上已经四分五裂,王朝名存实亡。元朝在缅甸设置大量的机构,如土路太公路、云远路、蒙怜路、蒙莱路、木邦路,并成立缅中行省(1286—1290)来管辖。这意味着,缅甸在历史上首次被纳入到中国的版图,也是最后一次。元顺帝时期,开始撤销缅甸各部,代之以设置土司机构。元朝在缅甸设置的土司有邦牙、云远、蒙光、木邦、蒙怜、蒙莱、通西、孟并、孟广等。

三,明朝在缅甸的全面退缩

元朝时期的中国,距离印度洋那是多么的近。如果后人能够继承元朝的事业,在缅甸推行“改土归流”,那么中国的西南就要濒临印度洋了。可惜,明朝并未继承元朝的事业,其疆域在元朝的基础上萎缩了1000万平方公里。

1382年,明朝30大军消灭了云南梁王和大理国残余势力,设置了云南布政使司、云南都司,驻扎20万大军。明朝时期的云南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实际控制地区,被称为“内夷”;另外一部分是名义上继承元朝的缅甸地区,没有实际控制,没有驻扎一兵一卒,没有派遣一官半职,称为“外夷”。

中国为什么不吞并缅甸

朱元璋时期册封的“外夷”土司有缅中、车里、老挝、八百4个宣慰司,木邦、孟养、孟定、大侯、南甸5个土府。永乐时期,废除了5个土府,设立了孟养宜慰司、木邦宣慰司、南甸宣抚司和干崖宣抚司。又在缅甸南部新册封了大古剌宣慰司、底马撒宣慰司和底兀剌宣慰司。

实际上,这些土司都是独立的小国,是缅甸分裂状态的表现。这些土司的长官实际上都自称国王。如缅甸宣慰司实际上是阿瓦王国,大古剌宣慰司实际上是勃固王国,底马撒和底兀剌是东吁王国。永乐年间,这三大王朝就拒绝了永乐的册封,名义上也不隶属于明朝了。而缅甸北部的木邦、孟养、孟密、阿拉干等王国,夹杂明朝和三大王国中间,首鼠两端。明朝中期称呼的“三宣六慰”就已经不包括南部三大王国。

中国为什么不吞并缅甸

东吁王朝

东吁王在1531年正式称缅甸王,建立了东吁王朝,此后相继吞并勃固、阿瓦、锡泊、蛮莫、孟养、孟密、孟乃、洋桧等小王国,到1554年基本统一了缅甸地区。之后,东吁又攻占了兰那国(八百大甸宣慰司),澜沧国(老挝宣慰司)、孟密土司等

明朝和缅甸的战争打了几十年,最终的结果是东吁统一了整个缅甸,还占据了一半的中南半岛。明朝的“三宣六慰”中的“六慰”基本沦陷,只剩下三个小小的宣抚司。从此,经过这一战,云南的“外夷”也就是不存在了,云南的面积实现了一次大幅度的缩水。

中国为什么不吞并缅甸

明朝前期的云南

中国为什么不吞并缅甸

明朝后期的云南

四,清朝收拾明朝留下的烂摊子

清朝入关后,灭南明,统一了内地。在云南方面,清初继承的是明朝留下的烂摊子,其云南的孟养、木邦、蛮暮(蛮莫)等土司早已被缅甸吞并。清朝统治之初,试图稳定大局,并不想大动干戈。其缅甸控制下的整迈、木邦想加入清朝,都以“该夷于明末久为缅属,未便准许”为辞拒绝。后来缅甸和中南半岛各国都表示臣服于清朝,清朝在东南亚的势力达到了顶峰。

乾隆时期,清朝灭准噶尔汗国,国力强盛,于是开始对缅甸采取强硬态度。1765年到1767年的10年间,乾隆三次出兵缅甸,但是前面三次都遭到了失败。到第四次战争的时候,清朝和缅甸都坚持不住了,最终双方选择和谈。虽然清朝对缅甸的战争基本以失败告终,并且损失惨重,但是却收复了木邦、孟养、蛮莫等土司地区,实现了开疆拓土。

中国为什么不吞并缅甸

清朝云南推行了“先革土司,后剿倮夷”“将外宜土不宜流,江内直流不宜土”的“改土归流”措施,简单来说就是云南内部的土司进行改土归流,而“外夷”土司没有进行变动。由于“外夷”土司没有进行了改土归流,这也产生了巨大的隐患。1852年,英国开始入侵缅甸,不久就到达了木邦一带。1897年,英国与清订立《中英续议缅甸条约》,木邦地区被划入了英属缅甸。于是该地区的汉族就改称为果敢族,汉语改称果语,汉文改称果文。

中国为什么不吞并缅甸

综合以上内容,原本元朝曾经将疆域推进到了印度洋周边,可惜明朝未能控制这一带,最终被东吁王朝统一。东吁王朝又和明朝战争,使得云南的面积大幅度缩水。清朝建立后,收复了木邦等地区,但是在末期还是被英国占据。如此,大家就能够较为清晰地了解这个线索了。

其他回答(2)

采珊爱生活搞笑 回答时间:2023-09-27

缅甸为何不并入清朝?事实上清朝根本吃不掉缅甸。在清朝和缅甸战争的时候,清军在战略上采取了攻势,一度有着战术优势。不过清军在疾病和后勤补给上完全跟不上进度。就连乾隆爷的小舅子都因为无法适应缅甸复杂的气候而病倒了,回京后就归位了。这就足以说明,在未解决疾病和后勤的情况下,清朝是被办法吞并缅甸的。
明朝中前期,缅北地区曾经就是中原王朝的直属地,缅甸中部和南部大部分地区也是明朝册封的宣慰司,名义上是明朝的属地。
不过到了十六世纪,由于缅甸东吁王朝的雄主莽瑞体和莽应龙的横空出世,缅甸中南部地区完成了统一。
当时是大航海时代,缅甸东吁王朝通过跟葡萄牙人做生意、买军火、招揽雇佣军,实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实力提升后,缅甸开始对明朝控制的缅北地区进行蚕食。明军和缅军打了两次,结果都太理想。到了明朝灭亡时,缅北地区基本上被缅甸土著蚕食的没有了。
不过由于东吁王朝穷兵黩武,盛极而衰,莽应龙之子莽应里死后,缅甸也没有能力再对缅北进行蚕食。
当时的清朝由于要对付沙俄、蒙古人,整个国家的重心在北面,因此清朝也没有太多的精力管东南亚方向的事情。因此清朝也就跟缅甸达成了默契。中国和缅甸的分界线,大致上就跟今天差不多。(清朝的云南省比现在云南省稍微大一点点)
1752年,随着缅甸贡榜王朝的建立,清朝与缅甸的和平局面被打破。贡榜王朝凭借其雄厚的军力,开始在中缅边境找茬。
当时乾隆皇帝正忙于平定准噶尔,无暇顾及南面,不愿与周边国家发生军事冲突,他给云南官员授意,让他们自行妥善解决。因此云南地方官府便对此事奉行绥靖政策,对缅甸的找茬不管不问。
贡榜王朝看到清廷方面不管不问,便加大了找茬的力度,开始在中缅边境进行蚕食,降服了很多中缅边境上的土司。(这些土司是清朝实际控制区域外的土司,当时向清廷称臣纳贡)
在对这些掸族土司确立统治后,贡榜王朝开始派出小股部队,强迫这些掸族土司向清朝实际控制区域内的内地土司强制勒索贡赋钱粮。这些内地土司有些屈服于兵威,极不情愿的缴纳了保护费;有些不屈服,就派人向云南地方官府请求军事支援。(中缅边境上的各掸族土司在历史上为了自保,通常都会找靠山,向强大的那一方缴纳贡赋)
但前面说了,由于乾隆当时要打准噶尔,所以云南官员当时也就不管这事。
一直到十年后,乾隆从平定准噶尔这一事情脱身后,清朝才开始对缅甸蚕食领土一事采取强硬态度。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当缅甸贡榜王朝再次向云南内地的土司征收贡赋时,乾隆皇帝便下旨,对缅甸开战。
清军的第一战打的不怎么样,甚至可以用糟糕来形容。当时缅甸入侵的军队只有一支专门劫掠的小股部队。但清军却让这支缅军小部队在洗劫完云南内地后,偷偷的溜了。
当时的云贵总督刘藻下令追击,结果除擒获五人外,别无战果。(就这五个人还不知道是不是杀良冒功)
过了几个月,缅军小分队再次来袭扰,清军这次又是一毛一样,一个人没抓到。
缅甸人算是看穿了清军的虚弱,于是又在几个月后,派出了一支几千人的大军,直接杀到了云南的思茅县(今天的普洱市)。并且缅军统帅还发布通告,宣布被缅军占领的西双版纳地区脱离清朝,并入缅甸贡榜王朝的领土。
云贵总督刘藻一看,这事闹大了,丢城失地是要掉脑袋的。于是他急忙命令三千绿营兵进行围剿,企图消灭入侵的缅军。但是缅兵采取游动作战,清兵虽然陆续收复了很多失地,却始终无法消灭缅军的主力,使得这一场小规模的战斗变成了猫捉老鼠。清军这只猫在被缅军这只老鼠耍的团团转后,不仅没有抓到缅军,反倒被缅军在云南内地歼灭了一百多人。
消息传到北京,乾隆帝闻奏大怒,立即将刘藻革职。随即派遣陕甘总督杨应琚到云南负责追击缅军一事。(刘藻降为湖北巡抚,后来因自责而自杀)
杨应琚到任后,缅军主动撤退,清军陆续收复失地。云南诸多地方官员被表面的军事顺利所蒙蔽,主战热情高涨,鼓动杨应琚继续对缅作战。虽然当时清朝内部也有不少官员反对继续追击,认为缅甸声势浩大,不宜擅开边衅。但杨应琚刚来云南,搞不清楚缅军的情况,认为缅甸不过是莽匪和木匪两部分组成,内部分裂涣散,不足为惧。于是在杨应琚的支持下,清军发布檄文,号称发兵五十万,大炮千樽对缅甸大举进军。(实际上只有一万多人)
连对手的实力如何都不清楚,清军上下天真的以为只凭借云南地方的万余绿营兵即可征服缅甸贡榜王朝,这一战的结果如何也是显而易见的了。
最终,缅军几千人打的清军一万多人想死的心都有。后来还是因为缅甸的主力在南面跟泰国开战,无法长期与清朝抗衡,于是缅军便在屡战屡胜的情况下,以战逼和,卖了清军一个面子,主动向清军求议和。
然而人家给面子,清廷上下却不要,坚决要求缅甸递交降表称臣,否则免谈。这么盛气凌人的口气,导致谈判最终破裂。
谈判破裂后,缅军再次发动袭击,绕到了清军主力的背后。清军发现后路被抄,急忙往回撤退。于是缅军又杀进了云南腹地……
清军见缅军又来了,上下集体蒙圈。为了尽快赶走缅军,清军以优势兵力将四千入侵缅军包围。然而缅军硬的跟石头一样,清军想吃掉缅军,结果把牙给磕崩了。(一万多清军全线崩溃,兵员虽然丧失不多,但军械枪炮丢弃了很多)
战后,云贵总督杨应琚害怕担责任,就谎报前线大捷。然而敌人是不会说谎的,杨应琚害怕缅军再来,就主动与缅军议和。这次不要求人家称臣纳贡了,只喜欢缅军赶紧离开云南就好了。缅军一开始就想议和,清军主动议和,缅军自然是全盘答应。
根据议和的结果,双方回到原有国境线。缅军撤出云南。
然而缅军在撤退过程中,又出了幺蛾子。由于清军急于收复失地,便一直紧跟在回撤的缅军后面。缅军以为清军毁约,就前军改后队,打了清军一个措手不及,杀死清军一名游击、一名都司、一名守备,以及几十名清兵。杨应琚以为缅军毁约,便调兵万余,进到木邦土司地区与缅军对峙。然后他再次上报,说自己取得大捷。
这三番四次的大捷传到北京,累计杀敌已有万余人,乾隆皇帝不是傻子,查看地图,发现清缅交战地方几乎都在云南内地,如果是清兵屡屡获胜,怎么缅兵反倒越打越进来了?于是乾隆派人去实地调查,结果发现前方的捷报全都是假的。于是乾隆震怒,将杨应琚逮捕进京赐死。又改派广东将军杨宁接任云南提督,负责杀出国境,追剿缅军。
然而杨宁也是外来和尚,他也搞清楚云南的具体情况。他负责追剿,情况自然跟杨应琚是一样的了。
清军在杨宁的指挥下,粮道被缅军截断。一万多清军在断粮的情况下,战力崩溃,如溃兵一般的撤回了内地。
消息传到北京,乾隆皇帝是真的怒了。他狠下决心,派满人明瑞接任云贵总督,继续主持对缅战事。而这时,缅甸大军已经打败泰国,缅军的主力也来了。
新任云贵总督明瑞到任后,他认为云南绿营兵打不赢缅军,是绿营太垃圾了,绿营打不赢不等于缅兵战力强大。于是,明瑞奏请乾隆调八旗兵参战。他认为只要战无不胜的八旗勇士来了,缅军一定会败。
乾隆收到奏报后,在云南五千绿营兵的基础之上,调满洲兵三千,四川绿营兵八千,贵州绿营兵一万(其中一千驻守普洱县,并未参加远征),合计25000人,兵分两路。直扑缅北地区。
看到了,敌人是什么情况,不清楚;自己是什么情况,也不清楚;一连三任清军统帅都是这副狂妄自大的心态,清军和缅军的第三次大决战,结果能好到哪去?
后来战况的发展果然就是如此,云贵总督明瑞亲率17000兵(内有满洲兵2000),每兵带足两个月的粮食,征马、驴、牛总计八万头,直扑缅北重镇阿瓦。
起初,由于缅军都是步兵,而且缅军采取坚壁清野的战术,清军一路畅通无阻,并且还逮住了一股缅军一通围殴,杀敌二千余,俘三十四名,缴获枪炮粮食牛马甚多。取得了清缅战争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捷。
但是,由于清军统帅明瑞本来就轻敌,打赢了之后更加轻敌。于是清军也就不出意外的被缅军包围了。最终,清军后勤被断的情况下。统帅明瑞、总兵胡大猷、胡邦佑等人战死,道府衔杨重英以下多人被俘。只是由于缅军不善于打歼灭战,加上清军本来也擅长逃跑,所以清兵的主力才没被歼灭,大部分逃回了云南。
乾隆听闻明瑞大败、力战而死的讯息后,简直要晕了。在一连处死多名责任人后,乾隆非常的自责。他终于认识到了自己先前的自大傲慢是不对的,于是他开始正视缅甸这个对手,决心与缅甸认认真真的打一场。
几个月后,乾隆任命小舅子傅恒为经略,心腹阿里衮、心腹阿桂为副将军,舒赫德为参赞大臣,心腹鄂宁为云贵总督。从这套阵容就可以看出,这是一套全满洲人的班子,乾隆一个汉人大臣都没有派。
同时,乾隆还增派了满洲被兵1500人,贵州绿营兵3000人,以加强清军的战力。后来乾隆心里不踏实,又加派了3000满洲兵和2000福建水师。加上之前的兵力,一共三万多人。
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二月,傅恒率兵出征。临行时,乾隆帝还亲自在太和殿授之敕印,并把自己用的甲胄赠给傅恒,以表示对他的信任和期望。傅恒也表示自己不胜不归,绝不辜负圣恩。
实事求是的说,清军这一次下了真功夫,打出了水平。从头到尾都是攻,压得兵力有优势的缅军只能守。
但是清军能克服自己自大的问题,却克服不了缅甸的瘟疫。清军此次出征三万人,真正战死的才几千,而染病的却高达两万人。如总兵吴士胜、副将军阿里衮、水师提督叶相德先后在前线病死,就连统帅傅恒本人也染病卧床,最终也因此病死。
傅恒病倒后,副统帅阿桂认为再打下去没有意义了。于是他便在没有取得乾隆皇帝同意的情况下,自行决定与缅军议和停战。(缅军的主帅也没有征得缅王的同意)
至此,这场延续多年、花费清朝九百多万两白银的战争,终于落下帷幕。清朝认识到了自己无法打败缅甸,把缅甸纳入大清的版图内,注定只是一场梦。
清军在撤退时,还发生了一件小插曲:当时清军为了表示真撤军的诚意,主动把带去的战船烧了。缅军大概觉得船烧得太可惜,就跟清兵要,说你烧了还不如给我。然后清军觉得缅甸人不要脸,就加快焚烧的速度,留了一堆木渣子给缅甸人。
通观整个清缅战争不难发现,清朝时期的缅甸土著王朝,实力并不弱!清军屡次与缅军硬碰硬,实际上没占到什么便宜。如果清军碰上了瘟疫,这仗简直没法打。
虽然说吞并缅甸也不是不可能,但吞并的前提必须是缅甸没有统一的王朝(清朝可以利用缅甸人的内部矛盾逐个击破),如果缅甸一旦形成了统一王朝,并且还是个处于上升期的新兴王朝,那么吞并缅甸,将会毫无胜算可言。

何说车事 回答时间:2023-09-27

文/寂寞的红酒

东南亚,古称南洋,位于中国的南部,是一块面积辽阔,物产富饶的地域。古代中国国家强大,东南亚像一块肥肉就在中国嘴边,但中国却一直没有吞并它们,只是让它们作为藩属,结果最后白白便宜了西方殖民者。那么为何古代中国没有将东南亚纳入版图?

中国为什么不吞并缅甸

第二,古代中国是农业国家,实行的是农业经济。南洋虽然盛产热带物产,但从农业的角度讲,当地山多林密,耕地有限,没有太大农业价值,远不如让其做藩属年年朝贡来的实惠。事实上,东南亚的大开发和农业的大发展也只是近代的事。亚洲东部适合大规模耕种的地方几乎都在中国,要是东南亚和中原一样肥沃富庶,早就成为中原王朝的一部分了。在古代,东南亚对于中原王朝来说,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不要也罢。

中国为什么不吞并缅甸

第四,古代东南亚部落众多,且桀骜不驯,不容易驯服,统治成本非常高。等到越南、缅甸等形成民族国家后,想吞并和消耗更是难上加难。宋朝、元朝试图收复越南,但均以失败而告终。明朝虽然征服了越南,但由于占领成本和开发费用太高不得不放弃。明朝在越南可是赔了不少钱,就是拿下越南,明朝也养不起他们。占了这些地方不仅收不到多少赋税,反而要倒贴钱,所以中原王朝哪个都不愿意接盘。

大人为什么还尿床 为什么大人会尿床

该问题还有2 个回答,点击查看

为什么成年了还会尿床39问医生39健康,成年了还会尿床可能是过度劳累、尿路感染、膀胱炎等原因导致的,过度劳累如果成年人在平时不注意休息过度劳累可能会使膀胱肌肉松弛从而出现尿床的情况,大人尿床是什么原因杏林普康,大人尿床可能是偶然性原因也可能是遗尿症、神经源性膀胱等疾病。

上一篇

为什么离线导航不能用 离线导航为什么搜索不了线路

下一篇

绝地求生为什么会中毒 绝地求生为什么会头晕

相关问答

最新问题

热线 热线
400-118-6638
QQ QQ
QQ在线咨询
微信 微信
微信
关注 关注
关注
返回顶部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