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可为为什么被调走 刘可为调研

最佳回答2024-03-28

[摘要]:历史上的晋商票号,管理运营中有着类似于近代西方企业管理中的“持股分红”模式,也具备类似于近现代“职业经理人”雏形,然而竟不能完成由近代而现代的金融管理进化,终至完全覆灭。本文拟从组织特征、管理特点、制度缺陷等方面予以论述,以期厘清原委。
关键词:秘密社团 制度缺陷
明清两季,山西的经济地位十分特殊。一方面“山西土瘠天寒,生物鲜少,故禹贡冀州无贡物”[1]而财赋有出,且所出皆为千百万两白银之数;一方面是十室九空、惯于“挟轻资牵牛车走四方”[2]的山右行商,眨眼间风云际会,以票号经营独步天下、笑傲江湖,令近现代的海内外研究者,对“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票商际遇或突增感慨,或仰慕之情有如滔滔江水。
明清500多年历史中,鲜有一个商帮能够异常幸运地仰仗天时、地利、人和诸要素,迅速爬上神话般的财富巅峰然后又全然衰落。当年富商巨贾云集的祁(县)、太(谷)、平(遥)三地,如今只存留了几座令人乍舌的明清高规格民居建筑,所有的辉煌似已化作尘土。山西票号因何而起,又因何而败?本文试图从一个新角度予以解释。
――――――――――――――――――――――――――――――――――
1、(清)康基田《晋乘嵬略》卷2。转引至《明清晋商资料选编》、张正明、薛慧林主编、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1月版、2页。
2、(明)张四维《条麓堂集》卷20、《海峰王公七十荣归序》,转引同上。
一、组织特征:晋商票号的“秘密社团”属性
原则上讲,“晋商”不能与“票号”划等号,晋商的历史要远早于票号的历史,远可追溯到两汉甚至春秋时期时期。但晋商最辉煌且成就突出者,非票号莫属于。至于其他行业的山西商人,与同期的徽商等国内大商帮相比,似乎并无明显过人之处。因此,讲晋商多涉票号。票号的起源颇具传奇性,近现代曾有过多种说法[3]。其中又以“顾炎武创立票号”最为缺乏根据也最具传奇性[4]。类似的说法还不止一家。[5]而且每有知名学者附议[6]。20世纪60年代,山西大学历史系王守义、郝树侯两位先生也曾关注于此。
1、票号传说的“秘密社团”内容
顾、傅创票号说并非本文中心内容,仅以引证票号创制起始的扑朔迷离,及其某种程度的“秘密社团”(secret societies)性质。事实上在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始终存在着一种很特别的士子类型。他们受前朝教育却身在当朝,在精神上比本朝的贵族还高傲,但并未(或者说不屑于)获得上等职业和显赫地位,他们拒不认同社会的特权显贵,并对现存秩序保持不满和对现行体制总在进行批判。士子所处的社会通常经济上落后政治上较前朝更为专制。正是因为如此,当这些士子群体企图将批判精神化为具体运作,试图引出激烈社会变革的时候,他们会组建秘密社团以求一逞。
晋商票号既传说是清季著名的反政府士人所创立,自然纲领、宗旨和管理手段总要异于常人。因此“号中规则极严密”且“尊行不废”,而非简单的在商言商[7]。同样地,由于其“秘密社团”的性质,保守机密与保护社团的需要,决定了有关票商的档案文牍是极难获得的。能够相对完整、准确复原票号业务状况的账册、信稿之类,因为有人拿了粘贴房屋的顶棚,才偶然存留了下来而且也已经残存不堪[8]。
总之,传说虽不同于历史,背后却往往隐藏若干不见诸文字的历史真实。事实上,山西票号缘自管理上的高度自闭、经营过程的固步自封以及对从业人员严密控制的事实本身,已然带有某中“秘密社团”的倾向。有学者认为,票号与其说是个企业,不如说更像“一支秘密部队”或是“一个地下帮派”。山西票商一手造就的这个纪律严明、赏罚分明而又与世隔绝的组织,通过“秘密社团化”的管理,给票号带来了历史上短暂的大繁荣,也注定了其覆亡之路。
――――――――――――――――――――――――――――――――――
3、刘建生、刘鹏生等著《山西近代经济史》,对票号起源的几种不同观点,如隋末唐初说、明末清初说、康乾嘉庆说、鸦片输入说等,进行了相应的汇总和解释。参见《山西近代经济史》、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5年10月第1版、85页。
4、《清稗类钞》记述:“相传明季李自成掳巨资,败走山西,及死,山西人得其资以设票号;其号中规则极严密,为顾炎武所订,尊行不废,故称雄于商界者二百余年。”近人徐珂编《清稗类钞》,是关于清代掌故遗闻的汇编。记载之事,上起顺治、康熙,下迄光绪、宣统。书中涉及内容极其广泛,举凡军国大事、典章制度、社会经济、学术文化、名臣硕儒、疾病灾害、盗贼流氓、民情风俗、古迹名胜,几乎无所不有。编者态度严肃,遍涉清时各科,刻意于微末,可为清史之补正。
5、民国十二年(1923年),学者张一在上海申报馆出版《五十年来国事丛谈》,其中的《顾亭林、傅青主与山西票庄》这篇文章中,记述了作者和山西票号某掌柜(民国三年)的一段对话,叙述顾、傅创票号的根由。
6、参见章太炎《太炎文录续编》:“近闻山西人言,亭林尝得李自成窖金,因设票号,属傅青主主之,以是铙于财用,清一代票号制度,皆亭林、青主所创也。”
7、反映晋商文化的《乔家大院》,是一部典型的商业童话。果如剧中乔致庸那样做生意,在现实社会中是很难成功的。乔致庸孤注一掷地去做一些事情,风险相当大,但其宗旨也非常伟大:武夷山贩茶、助军救驾、赈济灾民、保卫矿山等等,绝非一般商人所为和所能为,更像是士子文人及其秘密团体在借此弘扬一种既定的主义或主张。
8、日升昌票号的残存信稿及部分账册,是在当代修缮房屋时候发现的。由于上述物品当初用来糊做了顶棚,散乱残损极其严重,只能部分揭裱并重新装订成册,现藏于山西平遥中国票号博物馆。参见《山西票号史料》(增订本)
2、票号经营中的秘密手段
秘密社团通常都有自己固定的圈子,也少不了让外人看得一头雾水的暗号和密码。这些内容手法,除了防伪的作用,还有其他的寓意在内。平遥“日升昌”票号当年的营业大厅中,墙上张贴着票号的规章以及一篇看似普通的诗作。解说员总会主动告诉旅游者,墙上的诗作其实是“日升昌”的密码表:客户的汇款地点、汇款金额、提现地点等,都用汉字编码写在汇票上予以保密。从密码表的操作方式来看,日升昌票号所使用的密码完全具备密码学中有关编码法(code)和加密法(cipher)的核心原理。当然,了解并掌握这一原理,需要一个时间过程。平遥“西裕成”颜料行改为“日升昌”票号后,由日升昌而分化随诞生了著名的“蔚字五联号”[9]。早期的“蔚泰厚”票号的汇票“暗号”还是比较简陋的,可见日升昌的商业密码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演变[10]。
所谓“编码法”,就是用字、词语和数字来替代明文。例如,“谨防假票冒取,勿忘细视书章”12个字,是一年当中12个月的代码。“堪笑世情薄,天道最公平。昧心图自利,阴谋害他人。善恶终有报,到头必分明”30个字,是一个月中30天的代码。“生客多察看,斟酌而后行”是“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国宝流通”,其实是“万、千、百、十”[11]。这些密码过一段时间就要更换,外人无从破译。这种情况下,从码文(codetext)还原成明文是不需要算法和密钥的,而生成码文或还原明文则需要一本密码本(codebook)。密码本列出了所有数字(或替代文字)和与之相对应的明文字或短语。加密法,则需要算法和密钥来加密信息。
日升昌的票号凭证上不仅有水印标志,而且各分号写银票的笔迹上也有约定的暗号内容。有时候,某个字的间架结构上或是笔划上,便可能早做了手脚且暗藏玄机。这些载有密码的银票一旦兑付之后,往往立即销毁。仅凭保留下来的几张残损汇票,判定一段时间内兑付过的银票并不销毁的说法,是缺乏解释力度的[12]。总之,票号在运营过程中许多做法上的神秘性,远远超过了同时期西方银行正常开展业务所涉及的内容。给外人的感觉是,金融业务虽涉及钱银马虎不得,却也不至若此。
大卫•卡恩(David Kahn)说过:“密码术(cryptology)就是保护。通信对于现代人来说,就好比甲壳对于海龟、墨汁对于乌贼、伪装对于变色龙一样重要。”[13]金融业用以规避金融风险的质押担保等类形式,是票号的重中之重。以稳健经营著称的山西票商,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在结算汇兑票证上做足了“避险”功夫的山西票商,似乎从来不考虑客观存在的道德风险,并通过质押担保等予以防范。票号业务基本空口为凭的做法实在令人乍舌,除了能证明自己是铁杆的密码爱好者之外,似乎在本业中别无他长。
――――――――――――――――――――――――――――――――――
9、参见刘建生、刘鹏生合著《山西近代经济史》、98页。
10、参见中国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山西财经学院《山西票号史料》编写组《山西票号史料》(增订本)、太原、2002年10月第一版、山西经济出版社、5页。
11、不同票号的密码设定各不相同,参见《山西票号史料》(增订本):第十一章、汇票信汇格式、密押及其他、1217页。
12、黄鉴晖认为,山西平遥的中国票号博物馆收藏有日升昌各分号向京城汇银的几张残损汇票,说明道光年间兑付过后的汇票并不销毁。参见《山西票号史料》(增订本)。
13、转引至(美)理查德•斯皮尔曼(Richard Spillman)《经典密码学与现代密码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二、管理特点:票号内部制度的问题所在
中外历史上,举凡宫廷政变、地方谋反、帮派争斗、宗教结社之类,都是要在不可能存活的地方“置之死地而后生”,并打败更为强悍的对手。
1、票号对成员的严密控制
为此,这些团队不仅要纪律严明、号令有度,而且都带有极强的“秘密社团”特征。“大德通”票号规定,“勿论老少人位,每逢下班归里,总得先到祁铺,不准私先回家,然后到铺。如与别伙捎带物件,亦应先送本号留底转寄。”[14]员工派驻外地的时间一般是三年。员工去外地之前,所携带的所有的衣物,都要在总部一一登记。三年之后回总部时逐一核对。这种对成员人身的控制可谓登峰造极,超越现代人的想象。
在严密控制的组织中,必定有高压的手段。除上述伙计没有得到身股时不许回家,稍有过失即予开除且别的票号亦不录用之外。而且因为职员多是本乡本土人,“若有作弊情事,老板很容易找到他的家族追究。这正是中国人爱用同乡的一种理由”[15]这种用人制度、内部防范制度以及相应的人身的限制,从票号的用人制度来看,几乎可以概括为“生是票号的人,死是票号的——死人”:这一切,是你从进入票号的那一天开始的。晋商的股份经营有两种:银股与身股。出资为银股,出力为身股。合股经营中亦较易产生矛盾和纠纷,有时雇佣的店员携资逃跑,店家可能采取羁留店员家属或财产的办法。倘若是经营方面单纯的亏损过失,则实行无限责任制,一直要对当事人追究到底。
关于票号伙计的选定,资料显示是这样的:“必俟基础确定,而后从事开拓。且择齿近若冠之年少略知写算者,使习为伙,历数载,察其可造,酌与身股,不给工资。唯岁给置备衣服之资……未得身股之前,不得归,毫厘有差立摈之,他号亦不录用……”[16]陈其田认为“这种办法甚善,与近代西洋工业所推行的分润制度相似。清代票庄如此发达,分红制度是个很重要的因素。”[17]实大谬不然。
――――――――――――――――――――――――――――――――――
14、参见《山西票号史料》(增订本)、太原、2002年10月第一版、山西经济出版社、597页。
15、转引至《山西票号史料》(增订本)。原文载:彭信咸《中国货币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661页。
16、转引至《山西票号史料》(增订本)。原文载:徐珂《清稗类钞》第十七册、农商类、70-71页。
17、转引至《山西票号史料》(增订本)。原文载:陈其田《山西票庄考略》、84-85页。
2、票号股份管理的问题
秘密社团,通常比常规的社会团体更加等级森严和赏罚分明。一份协成乾票号光绪32年的工资单显示,该票号从最底层的没工资的学徒到最顶层的分号掌柜,订立了36个等级的工薪,俨然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封建金融科层体系。在这样的科层体系中,刚入行的成员需要从头做起,处处谨小慎微,严格遵守票号规矩,以免由于自己的原因株连家人。这种管理方式与近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原则背道而驰,却与中国传统社会的管理形同神似。
“顶身股”是山西票号最为人所称道的创举。光绪32年,协成乾有工资的职工中,约三分之一的职工拥有顶身股,看似可操作性很强激励因素很高。实际上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样不可小觑:票号开始总是“银股”(货币资本)比“身股”(人力资本)多,身股大约只相当于银股的二分之一左右。随着时间的推移,票号成员身股的数量已远超银股。1906年,协成乾票号身股的数量,达到银股的130%。1908年大德通票号身股的数量是银股的120%。员工所占股份已超越东家。这种股份比例在当代有限责任公司中并不是严重的问题,但在晋商票号“股东一股独大”的环境下却是个非常现实的管理问题问题。
3、票号掌柜与东家的畸形关系
票号的“东(家)-掌(柜)”关系,是晋商另一个为人所普遍称道的地方。这种关系却是畸形发展的:由于从不过问和干涉票号的经营,票号的资金支配者也就是东家,在面对执掌票号经营大权的大掌柜时,形同面对“专家”的“行外人士”。此外,因为约定了东家“不理朝政”,每个票号内的职业成员都会借着保密其知识与意图的手法,进一步扩大其原有的优势地位。
限于其运作方式,票号东家只能依赖其大掌柜提供资讯。如果这些大掌柜控制了东家与伙计的经济资源,并将它们结合于自己的麾下进而造成“行业垄断”,以对抗东家甚至更高级别人等如地方官吏的话,无疑将形成一种严重的威胁。因此,虽然东家高高在上,可以决定是否裁撤或留任某个掌柜,历史上却出现过票号东家给大掌柜下跪求饶的怪现状[18]。
可见类同于“秘密社团”的管理方法,往往能立竿见影,卓见成效。这样的成效实质上却是有效果没效率;有速度而方向不明。晋商票号高效、集权、统一的领导模式,导致大掌柜一句话就可以否决部属的正确提议,乃至于使东家胆寒惧怕。可见,票号东家不过问业务而全权委派大掌柜管理,非但不是票号管理中时所公认的优点和长处,反倒是掌柜专权以营私利的问题所在。一个不尊重股东权益惟经理人是重的机构,是不具备长久生命力的。这是企业管理的“天条”,违反这个“天条”肯定要付出惨重代价。
三、制度缺陷:晋商票号衰败的致命原因
有学者认为,中国没有产生过类似西方近代工业化的“功利性组织”(现代企业),而以“维持生存性组织”(传统商号)为特征。考察晋商票号在微观层面上所形成的功利逻辑,基本可以断定它的“技术理性”从未上升到商业金融管理的“制度层面”。这固然受制于彼所处环境的影响,但也说明票号貌似先进管理的背后,实质上依靠“长治久安”、“丰衣足食’等信念支撑[19]。资本积累和利润去向方面,也多以捐输助饷、购置田宅、修路筑桥、祠庙义学等类内容为主[20]。
1、传统文化对晋商行为的影响
传统观念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涉及技术理性、功能理性之类的内容是不可能有生存发展空间的。中国历史上重农抑商的倾向非常严重,因此无论是技术理性还是功能理性,都只能在制度层面所允许的范围内有限存在或变相存在。晋商与其说成功于自身所具备的商业经营智慧,不如说成功于对中华管理传统的领悟与熟练运用。最终,也失败于这种传统的既定法则。
稳健经营始终是晋商的特色,既然稳定压倒一切,其他的追求和目标就只能在固定的框架内起作用。组织的稳定更多地与成员的利益、态度、观念和组织内部的人际网络结构有关,也就是与非正式的管理结构有关。组织管理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技术理性和功利逻辑,无论其作用还是发挥的空间,都要受到极大的限制。这是农业生产的周而复始,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以及乡土社会的循环往复所决定的。
上述过程中所衍生出的传统理想追求、道德理念和精神气质,在近现代仍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人生理想和道德律令。而晋商票号一旦被道德教化占据了主体精神的位置,自身便无法形成规范、清晰的管理制度和相应框架。教化本身所营造出的现实生存环境,必定要扼杀个性和创造性,造成管理方面极为不利的后果。某种意义上,带有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方式的晋商票号、缺乏流动性的长期经营实践,使它更强调成员的“修身”,而将技能、规范、功利等退居次要地位。“德行”是对票号成员最重要的评价标准。这些特征与政治化管理所强调的忠心、服从,以及中国传统管理的求善、求治目标是相一致的。
因此,晋商票号虽然层级分明、秩序井然,其管理控制过程却并未实现现代化和制度化,而更多是借重亲子、朋友、同乡等类情感化的因素去融通、感化或者威慑。历代晋商票号虽然培训出了大量合格的近代金融业职业人选,却绝对禁止人力资本的流动。而人力资本作为在生产要素之一,流动是其客观现实所需。也是一个必要条件。此外,票号重经验而轻思辨的管理逻辑,也是这一群体虽显赫一时却没能产生职业技术规范的客观原因[21]。
2、晋商规避商业金融风险的错误选择
明清商人防范商业风险的若干举措,一是对政治力量的崇拜和依附。诚如《皇朝经世文编•盐法考》(卷50)所言:“官以商之富也而朘之,商以官之可以护己而豢之。”交通王侯是商人利润的一个重要流向,晋商在“行媚权贵”上的做法可以说是比较突出的[22]。二是商人通过组成商帮、建立会馆形成合力,增强抗御风险能力。明清时期遍布全国的晋商会馆,多为晋商形成商帮并落籍客地后逐步建立的同乡、同业组织。晋商据此进行自组织形式的管理,通过“祀神、合乐、义举、公约”等活动,建立起社区化的基层社会。[23]
――――――――――――――――――――――――――――――――――
18、刘建生、刘鹏生合著《山西近代经济史》载:日升昌掌柜雷履泰因与副手之间矛盾激化,以撤销日升昌各分号相要挟,迫使票号东家李大全裁撤对手,并给雷履泰下跪平息此事。99页。
19、参见刘建生、刘鹏生合著《山西近代经济史》:第三章、山西商人的长足发展及衰落、333页。作者认为山西商人因其垄断地位的保持及其与政权力量的结合,决定了他们的保守性。因此其思想意识与封建制度是相适应的,并以获得盈利为满足,不思进取。
20、参见《明清晋商资料选编》、294-309页。
21、以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为例证的社会对晋商文化的总结,无非“智”、“信”、“义”三大说法,整体上还停留在传统儒学的核心价值范围,而与经济金融的专业运营和管理思想无涉。这一观点也是造成今日晋商研究无法摆脱就事论事的困惑所在。
22、刘可为在其“从山西票号的衰亡探析企业的经营与制度创新”一文中断定,与封建政府联系过紧,脱离了商品经济的土壤,使山西票号成了清王朝的殉葬品。参见穆雯瑛主编•中国近现代史料学学会《晋商史料研究》、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268页。
23、王日根:《乡土之链:明清会馆与社会变迁》、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版、132页。
结 论
近代的中国社会没有经历过类似西方工业化的历史巨变,因此技术理性和工具理性极不发达,专业化、职业化始终处于浑沌、未开发状态。加之历史形成的一体化社会制度和观念,容易把不同领域的管理过程看作是同一的过程。这种一体化管理表现为以对人的教化、训练为起点,既没有技术规范和职业规范也没有理性的职能化分工体系。而在传统的管理方式中,事物的善恶总是比是非对错更重要,同样地,稳定与协调、生存与延续,也总是比效率和效用乃至“事功”更重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晋商票号的历史宿命。
传统管理的得失功过可以归结为五个基本方面:1、长于精神而失之于物质;2、长于协调而失之于功利;3、长于稳定而失之于变革;4、长于统合而失之于具体;5、长于人事而失之于理性。所有这一切,都成为了晋商票号管理现代化的历史包袱,它严重地障碍了票号管理思想的进步、组织的革新以及内部的体制改革。反对变革、摒弃竞争、畏惧冒险的强大心理惯性,不仅影响了票号的进一步发展,而且阻碍了中国早期金融业的技术职业化和工具理性发展,这是近现代金融管理工具和管理手段在晋商票号中没有生长土壤的原因,也是票号管理者学习现代西方管理的一种思维障碍使然。
以环境制度层面的观念、文化、意识形态为最高价值理念,以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手段为工具,必然形成传统的严格的政治化管理。由于技术理性和形式化功能理性的价值没有确立起来,组织中起作用的力量更主要地表现为一种政治作用过程。这一过程的惯性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当发现“效率”、“效用”一类有违或妨碍传统经营原则和基本商业信念的时候,晋商这样接受传统教化的机构组织是宁可弃之不用。新制度经济学所承认的一个基本条件是:一个人的任何行为都是经过选择的。在这里选择究竟是否明智、是否有理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具有趋利避害本能的人,总要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换句话说,辉煌一时的晋商票号,鉴于所处时代制度缺陷的实际状况,有某种自动退出历史舞台的可能性。

其他回答(5)

笔挺土水獭浩岚 回答时间:2024-03-28

1、原因:

社会经济发展、商品流通扩大、交通发达、国内外汇兑的客观需要。票号办理汇兑、存放款,解决了运送现银的困难,加速了资金周转,促进了商业繁荣。

晋商票号出现在明末清初,先由山西颜料商人所创,平遥日升昌票号最著名业绩是“汇通天下”,异地汇兑成其所特有的业务,当然票号也同时兼经营存款、贷款、发行私贴等业务。其分号近百家,遍及全国以至新加坡、俄罗斯、日本、朝鲜等国。

2、条件:

明初晋商为明朝统治者在北方边镇筹集军饷而崛起,入清后又充当皇商而获得商业特权,清代又因为清政府代垫和汇兑军协饷等而执金融界牛耳。一言以蔽之,明清山西商人始终靠结托封建政府,为封建政府服务而兴盛。但当封建政府走向衰亡时,山西商人也必然祸及自身。

如志成信票号,庚子事变后,曾将资本运往南省放贷,但辛亥革命中运往南省资金大多散失。而清廷提银刻不容缓,结果账面上有应收银 400万两,有应付银 200万两,但实际上已无法周转,被迫倒闭。

民国初年,债权人大多在山西太谷、平遥、祁县坐索欠款,财东因票号损失惨重,已无力偿还,只能卖房卖地,甚至逃匿他乡,有的还沦为乞丐。

3、特点:

晋商汇兑票据最有特色的是印章:抬头章、押数章、落地章、骑缝章,设计充满了浓厚的文化艺术色彩,既有防伪功能,又体现了山西古朴、厚重、率真的民风民俗。晋商票据边框多以票号名加饰以八仙、梅兰竹菊、宝鼎、聚宝盆为设计时尚。

如笔者所藏这张晋商于民国六年(1917年)三月十八日在山西婷县宏道分号发放的汇帖300文,设计图案色调为蓝色,边框为票号名和“暗八仙”(即八仙用的法器),金额用毛笔书写。印章6枚各具特色,最有趣的是用一套红财神赵公明像作为花押,生动有趣。

4、影响:

在中国明清以来的近代经济发展史上,驰骋欧亚的晋商举世瞩目,山西特别是以太谷、祁县、榆次、平遥等为代表的晋中盆地商人前辈,举商贸之大业。

经营范围包罗万象,夺金融之先声,钱庄票号汇通天下,称雄五百余年,创造了亘古未有的世纪性繁荣,在神州大地上留下了灿烂的商业文化。

刘可为为什么被调走

晋商的文化代表:

乔家、渠家以及曹家都曾走过西口,塞外的风沙磨炼了他们不甘贫穷的意志与毅力,他们用自己饱含着汗水的业绩,衣锦荣归之后,给后人留下了这些雕梁画栋的宅院,和古色古香、风韵犹存、遍布城乡、数以千计的庭院建筑,而且给建筑学、晋商文化的教学与研究提供了难得的直观资料。

占地8724平方米,6幢大院,20幢小院,共313间房屋组成,整体为“双喜”字布局,全院以一条平直的通道将6幢院分隔两旁,院中有院,院中有园,既重整体美感,又具局部特色,无不造型考究,匠心独用。

全院装饰木雕300余件,几乎每件都是一个古老的民间故事。院内砖雕,俯仰可见。100个“寿”字组成的照壁,百字百样,方劲古拙,灵动纤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晋商汇票

美美娱乐六点半 回答时间:2024-03-28

[摘要]:历史上的晋商票号,管理运营中有着类似于近代西方企业管理中的“持股分红”模式,也具备类似于近现代“职业经理人”雏形,然而竟不能完成由近代而现代的金融管理进化,终至完全覆灭。本文拟从组织特征、管理特点、制度缺陷等方面予以论述,以期厘清原委。
关键词:秘密社团 制度缺陷
明清两季,山西的经济地位十分特殊。一方面“山西土瘠天寒,生物鲜少,故禹贡冀州无贡物”[1]而财赋有出,且所出皆为千百万两白银之数;一方面是十室九空、惯于“挟轻资牵牛车走四方”[2]的山右行商,眨眼间风云际会,以票号经营独步天下、笑傲江湖,令近现代的海内外研究者,对“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票商际遇或突增感慨,或仰慕之情有如滔滔江水。
明清500多年历史中,鲜有一个商帮能够异常幸运地仰仗天时、地利、人和诸要素,迅速爬上神话般的财富巅峰然后又全然衰落。当年富商巨贾云集的祁(县)、太(谷)、平(遥)三地,如今只存留了几座令人乍舌的明清高规格民居建筑,所有的辉煌似已化作尘土。山西票号因何而起,又因何而败?本文试图从一个新角度予以解释。
――――――――――――――――――――――――――――――――――
1、(清)康基田《晋乘嵬略》卷2。转引至《明清晋商资料选编》、张正明、薛慧林主编、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1月版、2页。
2、(明)张四维《条麓堂集》卷20、《海峰王公七十荣归序》,转引同上。
一、组织特征:晋商票号的“秘密社团”属性
原则上讲,“晋商”不能与“票号”划等号,晋商的历史要远早于票号的历史,远可追溯到两汉甚至春秋时期时期。但晋商最辉煌且成就突出者,非票号莫属于。至于其他行业的山西商人,与同期的徽商等国内大商帮相比,似乎并无明显过人之处。因此,讲晋商多涉票号。票号的起源颇具传奇性,近现代曾有过多种说法[3]。其中又以“顾炎武创立票号”最为缺乏根据也最具传奇性[4]。类似的说法还不止一家。[5]而且每有知名学者附议[6]。20世纪60年代,山西大学历史系王守义、郝树侯两位先生也曾关注于此。
1、票号传说的“秘密社团”内容
顾、傅创票号说并非本文中心内容,仅以引证票号创制起始的扑朔迷离,及其某种程度的“秘密社团”(secret societies)性质。事实上在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始终存在着一种很特别的士子类型。他们受前朝教育却身在当朝,在精神上比本朝的贵族还高傲,但并未(或者说不屑于)获得上等职业和显赫地位,他们拒不认同社会的特权显贵,并对现存秩序保持不满和对现行体制总在进行批判。士子所处的社会通常经济上落后政治上较前朝更为专制。正是因为如此,当这些士子群体企图将批判精神化为具体运作,试图引出激烈社会变革的时候,他们会组建秘密社团以求一逞。
晋商票号既传说是清季著名的反政府士人所创立,自然纲领、宗旨和管理手段总要异于常人。因此“号中规则极严密”且“尊行不废”,而非简单的在商言商[7]。同样地,由于其“秘密社团”的性质,保守机密与保护社团的需要,决定了有关票商的档案文牍是极难获得的。能够相对完整、准确复原票号业务状况的账册、信稿之类,因为有人拿了粘贴房屋的顶棚,才偶然存留了下来而且也已经残存不堪[8]。
总之,传说虽不同于历史,背后却往往隐藏若干不见诸文字的历史真实。事实上,山西票号缘自管理上的高度自闭、经营过程的固步自封以及对从业人员严密控制的事实本身,已然带有某中“秘密社团”的倾向。有学者认为,票号与其说是个企业,不如说更像“一支秘密部队”或是“一个地下帮派”。山西票商一手造就的这个纪律严明、赏罚分明而又与世隔绝的组织,通过“秘密社团化”的管理,给票号带来了历史上短暂的大繁荣,也注定了其覆亡之路。
――――――――――――――――――――――――――――――――――
3、刘建生、刘鹏生等著《山西近代经济史》,对票号起源的几种不同观点,如隋末唐初说、明末清初说、康乾嘉庆说、鸦片输入说等,进行了相应的汇总和解释。参见《山西近代经济史》、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5年10月第1版、85页。
4、《清稗类钞》记述:“相传明季李自成掳巨资,败走山西,及死,山西人得其资以设票号;其号中规则极严密,为顾炎武所订,尊行不废,故称雄于商界者二百余年。”近人徐珂编《清稗类钞》,是关于清代掌故遗闻的汇编。记载之事,上起顺治、康熙,下迄光绪、宣统。书中涉及内容极其广泛,举凡军国大事、典章制度、社会经济、学术文化、名臣硕儒、疾病灾害、盗贼流氓、民情风俗、古迹名胜,几乎无所不有。编者态度严肃,遍涉清时各科,刻意于微末,可为清史之补正。
5、民国十二年(1923年),学者张一在上海申报馆出版《五十年来国事丛谈》,其中的《顾亭林、傅青主与山西票庄》这篇文章中,记述了作者和山西票号某掌柜(民国三年)的一段对话,叙述顾、傅创票号的根由。
6、参见章太炎《太炎文录续编》:“近闻山西人言,亭林尝得李自成窖金,因设票号,属傅青主主之,以是铙于财用,清一代票号制度,皆亭林、青主所创也。”
7、反映晋商文化的《乔家大院》,是一部典型的商业童话。果如剧中乔致庸那样做生意,在现实社会中是很难成功的。乔致庸孤注一掷地去做一些事情,风险相当大,但其宗旨也非常伟大:武夷山贩茶、助军救驾、赈济灾民、保卫矿山等等,绝非一般商人所为和所能为,更像是士子文人及其秘密团体在借此弘扬一种既定的主义或主张。
8、日升昌票号的残存信稿及部分账册,是在当代修缮房屋时候发现的。由于上述物品当初用来糊做了顶棚,散乱残损极其严重,只能部分揭裱并重新装订成册,现藏于山西平遥中国票号博物馆。参见《山西票号史料》(增订本)
2、票号经营中的秘密手段
秘密社团通常都有自己固定的圈子,也少不了让外人看得一头雾水的暗号和密码。这些内容手法,除了防伪的作用,还有其他的寓意在内。平遥“日升昌”票号当年的营业大厅中,墙上张贴着票号的规章以及一篇看似普通的诗作。解说员总会主动告诉旅游者,墙上的诗作其实是“日升昌”的密码表:客户的汇款地点、汇款金额、提现地点等,都用汉字编码写在汇票上予以保密。从密码表的操作方式来看,日升昌票号所使用的密码完全具备密码学中有关编码法(code)和加密法(cipher)的核心原理。当然,了解并掌握这一原理,需要一个时间过程。平遥“西裕成”颜料行改为“日升昌”票号后,由日升昌而分化随诞生了著名的“蔚字五联号”[9]。早期的“蔚泰厚”票号的汇票“暗号”还是比较简陋的,可见日升昌的商业密码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演变[10]。
所谓“编码法”,就是用字、词语和数字来替代明文。例如,“谨防假票冒取,勿忘细视书章”12个字,是一年当中12个月的代码。“堪笑世情薄,天道最公平。昧心图自利,阴谋害他人。善恶终有报,到头必分明”30个字,是一个月中30天的代码。“生客多察看,斟酌而后行”是“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国宝流通”,其实是“万、千、百、十”[11]。这些密码过一段时间就要更换,外人无从破译。这种情况下,从码文(codetext)还原成明文是不需要算法和密钥的,而生成码文或还原明文则需要一本密码本(codebook)。密码本列出了所有数字(或替代文字)和与之相对应的明文字或短语。加密法,则需要算法和密钥来加密信息。
日升昌的票号凭证上不仅有水印标志,而且各分号写银票的笔迹上也有约定的暗号内容。有时候,某个字的间架结构上或是笔划上,便可能早做了手脚且暗藏玄机。这些载有密码的银票一旦兑付之后,往往立即销毁。仅凭保留下来的几张残损汇票,判定一段时间内兑付过的银票并不销毁的说法,是缺乏解释力度的[12]。总之,票号在运营过程中许多做法上的神秘性,远远超过了同时期西方银行正常开展业务所涉及的内容。给外人的感觉是,金融业务虽涉及钱银马虎不得,却也不至若此。
大卫•卡恩(David Kahn)说过:“密码术(cryptology)就是保护。通信对于现代人来说,就好比甲壳对于海龟、墨汁对于乌贼、伪装对于变色龙一样重要。”[13]金融业用以规避金融风险的质押担保等类形式,是票号的重中之重。以稳健经营著称的山西票商,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在结算汇兑票证上做足了“避险”功夫的山西票商,似乎从来不考虑客观存在的道德风险,并通过质押担保等予以防范。票号业务基本空口为凭的做法实在令人乍舌,除了能证明自己是铁杆的密码爱好者之外,似乎在本业中别无他长。
――――――――――――――――――――――――――――――――――
9、参见刘建生、刘鹏生合著《山西近代经济史》、98页。
10、参见中国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山西财经学院《山西票号史料》编写组《山西票号史料》(增订本)、太原、2002年10月第一版、山西经济出版社、5页。
11、不同票号的密码设定各不相同,参见《山西票号史料》(增订本):第十一章、汇票信汇格式、密押及其他、1217页。
12、黄鉴晖认为,山西平遥的中国票号博物馆收藏有日升昌各分号向京城汇银的几张残损汇票,说明道光年间兑付过后的汇票并不销毁。参见《山西票号史料》(增订本)。
13、转引至(美)理查德•斯皮尔曼(Richard Spillman)《经典密码学与现代密码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二、管理特点:票号内部制度的问题所在
中外历史上,举凡宫廷政变、地方谋反、帮派争斗、宗教结社之类,都是要在不可能存活的地方“置之死地而后生”,并打败更为强悍的对手。
1、票号对成员的严密控制
为此,这些团队不仅要纪律严明、号令有度,而且都带有极强的“秘密社团”特征。“大德通”票号规定,“勿论老少人位,每逢下班归里,总得先到祁铺,不准私先回家,然后到铺。如与别伙捎带物件,亦应先送本号留底转寄。”[14]员工派驻外地的时间一般是三年。员工去外地之前,所携带的所有的衣物,都要在总部一一登记。三年之后回总部时逐一核对。这种对成员人身的控制可谓登峰造极,超越现代人的想象。
在严密控制的组织中,必定有高压的手段。除上述伙计没有得到身股时不许回家,稍有过失即予开除且别的票号亦不录用之外。而且因为职员多是本乡本土人,“若有作弊情事,老板很容易找到他的家族追究。这正是中国人爱用同乡的一种理由”[15]这种用人制度、内部防范制度以及相应的人身的限制,从票号的用人制度来看,几乎可以概括为“生是票号的人,死是票号的——死人”:这一切,是你从进入票号的那一天开始的。晋商的股份经营有两种:银股与身股。出资为银股,出力为身股。合股经营中亦较易产生矛盾和纠纷,有时雇佣的店员携资逃跑,店家可能采取羁留店员家属或财产的办法。倘若是经营方面单纯的亏损过失,则实行无限责任制,一直要对当事人追究到底。
关于票号伙计的选定,资料显示是这样的:“必俟基础确定,而后从事开拓。且择齿近若冠之年少略知写算者,使习为伙,历数载,察其可造,酌与身股,不给工资。唯岁给置备衣服之资……未得身股之前,不得归,毫厘有差立摈之,他号亦不录用……”[16]陈其田认为“这种办法甚善,与近代西洋工业所推行的分润制度相似。清代票庄如此发达,分红制度是个很重要的因素。”[17]实大谬不然。
――――――――――――――――――――――――――――――――――
14、参见《山西票号史料》(增订本)、太原、2002年10月第一版、山西经济出版社、597页。
15、转引至《山西票号史料》(增订本)。原文载:彭信咸《中国货币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661页。
16、转引至《山西票号史料》(增订本)。原文载:徐珂《清稗类钞》第十七册、农商类、70-71页。
17、转引至《山西票号史料》(增订本)。原文载:陈其田《山西票庄考略》、84-85页。
2、票号股份管理的问题
秘密社团,通常比常规的社会团体更加等级森严和赏罚分明。一份协成乾票号光绪32年的工资单显示,该票号从最底层的没工资的学徒到最顶层的分号掌柜,订立了36个等级的工薪,俨然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封建金融科层体系。在这样的科层体系中,刚入行的成员需要从头做起,处处谨小慎微,严格遵守票号规矩,以免由于自己的原因株连家人。这种管理方式与近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原则背道而驰,却与中国传统社会的管理形同神似。
“顶身股”是山西票号最为人所称道的创举。光绪32年,协成乾有工资的职工中,约三分之一的职工拥有顶身股,看似可操作性很强激励因素很高。实际上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样不可小觑:票号开始总是“银股”(货币资本)比“身股”(人力资本)多,身股大约只相当于银股的二分之一左右。随着时间的推移,票号成员身股的数量已远超银股。1906年,协成乾票号身股的数量,达到银股的130%。1908年大德通票号身股的数量是银股的120%。员工所占股份已超越东家。这种股份比例在当代有限责任公司中并不是严重的问题,但在晋商票号“股东一股独大”的环境下却是个非常现实的管理问题问题。
3、票号掌柜与东家的畸形关系
票号的“东(家)-掌(柜)”关系,是晋商另一个为人所普遍称道的地方。这种关系却是畸形发展的:由于从不过问和干涉票号的经营,票号的资金支配者也就是东家,在面对执掌票号经营大权的大掌柜时,形同面对“专家”的“行外人士”。此外,因为约定了东家“不理朝政”,每个票号内的职业成员都会借着保密其知识与意图的手法,进一步扩大其原有的优势地位。
限于其运作方式,票号东家只能依赖其大掌柜提供资讯。如果这些大掌柜控制了东家与伙计的经济资源,并将它们结合于自己的麾下进而造成“行业垄断”,以对抗东家甚至更高级别人等如地方官吏的话,无疑将形成一种严重的威胁。因此,虽然东家高高在上,可以决定是否裁撤或留任某个掌柜,历史上却出现过票号东家给大掌柜下跪求饶的怪现状[18]。
可见类同于“秘密社团”的管理方法,往往能立竿见影,卓见成效。这样的成效实质上却是有效果没效率;有速度而方向不明。晋商票号高效、集权、统一的领导模式,导致大掌柜一句话就可以否决部属的正确提议,乃至于使东家胆寒惧怕。可见,票号东家不过问业务而全权委派大掌柜管理,非但不是票号管理中时所公认的优点和长处,反倒是掌柜专权以营私利的问题所在。一个不尊重股东权益惟经理人是重的机构,是不具备长久生命力的。这是企业管理的“天条”,违反这个“天条”肯定要付出惨重代价。
三、制度缺陷:晋商票号衰败的致命原因
有学者认为,中国没有产生过类似西方近代工业化的“功利性组织”(现代企业),而以“维持生存性组织”(传统商号)为特征。考察晋商票号在微观层面上所形成的功利逻辑,基本可以断定它的“技术理性”从未上升到商业金融管理的“制度层面”。这固然受制于彼所处环境的影响,但也说明票号貌似先进管理的背后,实质上依靠“长治久安”、“丰衣足食’等信念支撑[19]。资本积累和利润去向方面,也多以捐输助饷、购置田宅、修路筑桥、祠庙义学等类内容为主[20]。
1、传统文化对晋商行为的影响
传统观念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涉及技术理性、功能理性之类的内容是不可能有生存发展空间的。中国历史上重农抑商的倾向非常严重,因此无论是技术理性还是功能理性,都只能在制度层面所允许的范围内有限存在或变相存在。晋商与其说成功于自身所具备的商业经营智慧,不如说成功于对中华管理传统的领悟与熟练运用。最终,也失败于这种传统的既定法则。
稳健经营始终是晋商的特色,既然稳定压倒一切,其他的追求和目标就只能在固定的框架内起作用。组织的稳定更多地与成员的利益、态度、观念和组织内部的人际网络结构有关,也就是与非正式的管理结构有关。组织管理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技术理性和功利逻辑,无论其作用还是发挥的空间,都要受到极大的限制。这是农业生产的周而复始,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以及乡土社会的循环往复所决定的。
上述过程中所衍生出的传统理想追求、道德理念和精神气质,在近现代仍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人生理想和道德律令。而晋商票号一旦被道德教化占据了主体精神的位置,自身便无法形成规范、清晰的管理制度和相应框架。教化本身所营造出的现实生存环境,必定要扼杀个性和创造性,造成管理方面极为不利的后果。某种意义上,带有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方式的晋商票号、缺乏流动性的长期经营实践,使它更强调成员的“修身”,而将技能、规范、功利等退居次要地位。“德行”是对票号成员最重要的评价标准。这些特征与政治化管理所强调的忠心、服从,以及中国传统管理的求善、求治目标是相一致的。
因此,晋商票号虽然层级分明、秩序井然,其管理控制过程却并未实现现代化和制度化,而更多是借重亲子、朋友、同乡等类情感化的因素去融通、感化或者威慑。历代晋商票号虽然培训出了大量合格的近代金融业职业人选,却绝对禁止人力资本的流动。而人力资本作为在生产要素之一,流动是其客观现实所需。也是一个必要条件。此外,票号重经验而轻思辨的管理逻辑,也是这一群体虽显赫一时却没能产生职业技术规范的客观原因[21]。
2、晋商规避商业金融风险的错误选择
明清商人防范商业风险的若干举措,一是对政治力量的崇拜和依附。诚如《皇朝经世文编•盐法考》(卷50)所言:“官以商之富也而朘之,商以官之可以护己而豢之。”交通王侯是商人利润的一个重要流向,晋商在“行媚权贵”上的做法可以说是比较突出的[22]。二是商人通过组成商帮、建立会馆形成合力,增强抗御风险能力。明清时期遍布全国的晋商会馆,多为晋商形成商帮并落籍客地后逐步建立的同乡、同业组织。晋商据此进行自组织形式的管理,通过“祀神、合乐、义举、公约”等活动,建立起社区化的基层社会。[23]
――――――――――――――――――――――――――――――――――
18、刘建生、刘鹏生合著《山西近代经济史》载:日升昌掌柜雷履泰因与副手之间矛盾激化,以撤销日升昌各分号相要挟,迫使票号东家李大全裁撤对手,并给雷履泰下跪平息此事。99页。
19、参见刘建生、刘鹏生合著《山西近代经济史》:第三章、山西商人的长足发展及衰落、333页。作者认为山西商人因其垄断地位的保持及其与政权力量的结合,决定了他们的保守性。因此其思想意识与封建制度是相适应的,并以获得盈利为满足,不思进取。
20、参见《明清晋商资料选编》、294-309页。
21、以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为例证的社会对晋商文化的总结,无非“智”、“信”、“义”三大说法,整体上还停留在传统儒学的核心价值范围,而与经济金融的专业运营和管理思想无涉。这一观点也是造成今日晋商研究无法摆脱就事论事的困惑所在。
22、刘可为在其“从山西票号的衰亡探析企业的经营与制度创新”一文中断定,与封建政府联系过紧,脱离了商品经济的土壤,使山西票号成了清王朝的殉葬品。参见穆雯瑛主编•中国近现代史料学学会《晋商史料研究》、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268页。
23、王日根:《乡土之链:明清会馆与社会变迁》、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版、132页。
结 论
近代的中国社会没有经历过类似西方工业化的历史巨变,因此技术理性和工具理性极不发达,专业化、职业化始终处于浑沌、未开发状态。加之历史形成的一体化社会制度和观念,容易把不同领域的管理过程看作是同一的过程。这种一体化管理表现为以对人的教化、训练为起点,既没有技术规范和职业规范也没有理性的职能化分工体系。而在传统的管理方式中,事物的善恶总是比是非对错更重要,同样地,稳定与协调、生存与延续,也总是比效率和效用乃至“事功”更重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晋商票号的历史宿命。
传统管理的得失功过可以归结为五个基本方面:1、长于精神而失之于物质;2、长于协调而失之于功利;3、长于稳定而失之于变革;4、长于统合而失之于具体;5、长于人事而失之于理性。所有这一切,都成为了晋商票号管理现代化的历史包袱,它严重地障碍了票号管理思想的进步、组织的革新以及内部的体制改革。反对变革、摒弃竞争、畏惧冒险的强大心理惯性,不仅影响了票号的进一步发展,而且阻碍了中国早期金融业的技术职业化和工具理性发展,这是近现代金融管理工具和管理手段在晋商票号中没有生长土壤的原因,也是票号管理者学习现代西方管理的一种思维障碍使然。
以环境制度层面的观念、文化、意识形态为最高价值理念,以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手段为工具,必然形成传统的严格的政治化管理。由于技术理性和形式化功能理性的价值没有确立起来,组织中起作用的力量更主要地表现为一种政治作用过程。这一过程的惯性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当发现“效率”、“效用”一类有违或妨碍传统经营原则和基本商业信念的时候,晋商这样接受传统教化的机构组织是宁可弃之不用。新制度经济学所承认的一个基本条件是:一个人的任何行为都是经过选择的。在这里选择究竟是否明智、是否有理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具有趋利避害本能的人,总要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换句话说,辉煌一时的晋商票号,鉴于所处时代制度缺陷的实际状况,有某种自动退出历史舞台的可能性。

去一次天空之镜 回答时间:2024-03-28

顾名思义就是首先要在我们的
头脑当中架构出一个类似于宫殿的记忆模型。在这套宫殿里有很多房间或者是类似于房间的空间。我们把要记住的东西,可以分门别类按部就班的摆放进去。
例如下面10个不相关的词语:手机,兰花,飞机,饮水机,可乐,空调,苹果,键盘,魔方,拖鞋。
如何能够快速把这10个词语记住?接下来我们运用一下宫殿记忆的方法。
我们首先出示一张图片,在这个图片当中,我们选择10个不同的位置。
如果很多朋友之前没有学过这种记忆方法,是第1次练习的话,我们不要太在意结果。只把这个过程当成一种体验。感受一下宫殿记忆的原理就可以了。
首先我们把这个房间作为记忆宫殿的模板。把10个不同的位置标注出来,并且用线连接出来。当然连线这是属于我个人的习惯。这不是我们使用记忆宫殿唯一的方法。连线的好处就是可以让我们清晰位置与位置之间的排列顺序。
快速记忆的核心原理是以熟记生,那既然我们想要把这个房间作为快速记忆宫殿的模板。你就必须要对这个房间非常非常熟悉。
熟悉到什么程度呢?最起码闭着眼睛能回想起每一个位置,并且记住他们之间清晰的顺序。当你有了这个记忆宫殿模板之后。就可以使用它记住任何你想记住的东西。
下一步我们就把要记住的10个词语放在自己的这个记忆宫殿里。放置的位置就是我们连线上的物品,只要放在对应的位置即可。
因为之前我们对房间里的每一处位置都非常熟悉。虽然这10个词我们不熟悉,但是把不熟悉的词摆放到了我们熟悉的位置,就非常便于记忆了。
记忆宫殿其实也称之为叫做地点法,就是每次记忆的时候选择一些熟悉的地点。一个房间中你可以找10个地点,其实也可以找50个地点。根据每个人的提取能力来决定,如果房间不是很大,不建议选太多的地点,比较容易混淆。
如果需要记住大量知识点的话,选一个房间是不够的。这样就需要我们提前储备好多个关联的房间来组合记忆。彼此之间一定要有关联,可不是彼此之间毫无关系,比如一栋楼里有公司,公司里有部门。每个部门还有属于自己的位置。
就像大部分的记忆增强方式一样,记忆宫殿通过形象的联想起作用,过程其实很简单:你只要选择一个已知的熟悉的图像,和你想要记住的要素结合起来。用专业术语称之为叫做记忆挂钩。而这种挂钩是通过形象化的联想去链接的。
形象化联想的正确方式是:疯狂的,滑稽的,讨厌的,不同寻常的,超凡脱俗的,生动的,荒谬的----总之就是那些容易被记住的东西。把场景营造的独一无二。
在这里老师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比如现在你想用"家"这个记忆宫殿来记购物清单,假设购物清单上的第1项是"腌肉”。在你的头脑中看见的第一特征物就是你家的大门,现在咱们用一种滑稽的方式,把"腌肉"和"你家的大门"的样子形象化的结合起来。比如你可以想象有一个巨大的腌制肉条,像电影里的僵尸一样从门下面涌了出来。去感受腌肉手在你腿上的触感。去感受那该死的邪恶的腌肉味道。这样的话足够让人印象深刻了吧。现在打开门,沿着你已经确定的那条路线继续走,看到的下一个特征物,把它要和下一项联系起来。
比如下一项是"蛋"而第2个特征物是"丈母娘的照片",在这个点上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吗?程序都是一样的。
地点桩的积累是记忆宫殿的核心秘诀,所以希望各位同学在平时生活中要多积累熟悉的地点,这样在以后的学习中才能慢慢应用得上,才可以让自己的记忆力慢慢提高
记忆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多次的训练,长期反复才能得以改善的。
我在网上录制了很多讲课的视频,大家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一下"最强大脑刘可为老师",上面会有更多精彩内容与你分享!

娱乐封哥 回答时间:2024-03-28

山西票号,又称汇兑庄或票庄,是一种金融信用机构。开始主要承揽汇兑业务,后来也进行存放款等业务。山西票号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具体来说主要是:
  第一,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对货币金融提出了新要求。中国的封建社会经济,到了明代中叶以后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国外白银流入的刺激,商品货币经济有了较为明显的发展。这种发展延续到清代前期,特别是康熙、乾隆时期,国内政治安定,农业生产发展,商品货币经济较前更为活跃。国内市场扩展,不但有众多地方性市场兴起,而且全国的大市场也在逐步形成之中。清人刘献廷说:“天下有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然东海之滨,苏州而外,更有芜湖、扬州、江宁、杭州以分其势,西则维汉口耳。”(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商品的转轨开辟了广阔的流通幅度,自然地对货币金融提出了新要求,促使封建金融机构开始突破单纯兑换范围,逐步过渡到信贷阶段。另方面,埠际贸易开展,使商品流通幅度扩大,出现了不同地区债务清算和现金平衡等新问题,于是需要汇兑专业化。
  第二,社会商品货币经济已有所发展,对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条件。银币的广泛使用,大致是从明英宗正统时(1436——1449)田赋折收金花银开始,万历年间(1573——1620)实行一条鞭法,规定向政府交纳的田赋、徭役、土贡、杂役等按人丁土地的一定比例全部并入地亩,折银征收。这一税制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封建劳役经济转向货币经济的一大进步。但是后来由于社会危机的加深和货币使用普及受客观条件的约束,一条鞭法并未能全部贯彻执行。清初,对赋役规定银米兼收,后来除了部分清粮外,几乎全部征收银两和钱。17世纪后,清朝的征收赋役和发放薪饷一律用银。而且货币地租也有新发展。
  我们知道,从产品地租到货币地租的转化,要以商业、城市工业、一般商品生产和货币流通有了比较显著的发展为前提。这种转化还以产品有一个市场价格,并或多或少接近自己的价值出售为前提。而且,没有社会劳动生产力的一定程度的发展,这种转化也是不能实现的。以上货币地租的出现,充分反映了社会货币经济在过去的基础上已有所发展。此外,由于商品货币交换日趋频繁,民间为了交换方便,除了用银外,还在一些地方出现了用钱和纸币的现象。如广东,小民贸易“喜用钱”;(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五)福建“多用纸票,自四百以至千万……听人自便”。(施鸿保《闽杂记》卷九)
  第三,早期金融组织帐局、钱庄的出现,为山西票号的产生创造了条件。雍正时,我国北方已出现与商业发生借贷关系的金融组织,称帐局,又称帐庄。帐局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张家口、太原等商埠,经营者多为晋人。雍正时,中俄恰克图贸易开始,乾隆时成为中俄“两国通商的咽喉”,而内地商民到恰克图贸易,强半皆山西人,由张家口贩运这些绸缎布杂货等,易换各色皮张、毡毛等物。长途贩运,商品流转周期长,每周转一次,有时需一年,需社会信贷的融通与支持,以完成长途贩运,故晋商最早设立帐局放太原、纷州、张家口、库伦。乾隆元年(1736)张家口祥发永帐局,即汾阳商人王庭荣经营,资本四万两。(《山西票号史料》第10页,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乾隆六十年(1795),“汾、平两郡,多以贸易为生,……富人携资入都,开设帐局。”(李燧《晋游日记》)嘉庆(1796——1820)时,北京永泰公、亨记和大州玉分号帐局皆是晋商所设。由于贸易的扩大和交换的需要,乾隆时已出现经营兑换银钱业的钱庄,如北京从康熙时(1662——1722)到道光十年(1803)前,先后开设钱铺 389家。据《皇朝文献通考》卷16(钱币四》载:“京城……兑换之柄,操之于钱铺之手,而官不司其事,故奸商得任意高昂,以图厚利。”王安说:“今京师民间市易,自五百以下,皆用钱票。”(王鎏《钱币刍言》)上海从乾隆五十一年(1786)到嘉庆二年(1797)前陆续设钱庄 124家,乾隆后钱庄业务发生变化,渐从银钱兑换向信贷转化。同时,由民间钱庄签发的钱票,已在一些地区使用和流通。山西巡抚申启贤说:“晋省行用钱票有凭帖、兑帖、上帖名目。凭帖系本铺所出之票,兑帖系此铺兑与彼铺,上帖有当铺上给钱铺者。
  此三项均系票到付钱,与现钱无异。”(清档军机处录副,山西巡抚申启贤复奏《钱票不能禁止及山西钞票流通情况折》,道光十八年六月二十五日)当时,钱票已在北方山西、直隶、陕西、山东等省流行,因“西北诸省陆路多而水路少,商民交易势不能尽用银两,现钱至十千以上,即须马驮车载,自不若钱票有取携之便,无路远之烦……甚便于民。”在东南沿海,也未因使用洋钱而排斥钱票流通,如上海在乾隆四十一年(1776)已成立钱业公所,其中资力雄厚钱庄大多与南北洋的船业发生资金关系。
  典当业是起源很早的行业。清嘉道以来,由于部分商业资本转化为高利贷资本,使高利贷资本异常活跃,其中最典型的是典当铺。典当铺又称当铺、质库。康熙三年(1664)全国有当铺二万多家,其中山西商人开办的就有4695家。(参阅孔经纬《中国资本主义史纲要》,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版)清人李浩说:“典当铺江以南皆徽人开办,江以北皆晋人开办。”(李健《晋游日记》)印局,是一种高利贷形式。清人祁隽藻说:“窃闻城内外,现有殷实山西等省民人开设铺面,名曰印局,所有大小铺以及军民人等俱向其借用钱文,或计日,或计月清算。”(张正明、薛慧林《明清晋商资料选编》,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张杰《津门杂记》称:“印子钱者,晋人放债之名目也。每日登门索道,还讫盖以印记,以是得名。是虽盘剥小民,然剜肉医疮,亦权济目前之急。”由上可见,在票号产生前已经出现了因商品货币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各种类型金融机构,这就是说票号的产生是在上述货币经济发展、商业资本与高利贷资本活跃,出现了一些金融机构的基础上而产生的。
  第四,镖局运现已不能适应越来越扩大的货币交割需要。在商品交易过程中,由于商人异地采购业务的不断扩大,现银调动额数也越来越大,次数也越来越多,因此既安全又快速运现就成为一个突出问题。镖局就是在这种状况下应运而生的专门运现机构。所谓镖局,以“雇佣武艺高超的人,名为镖师傅,腰系镖囊,内装飞镖,手持长枪(长矛),于车上或驮轿上插一小旗,旗上写明师傅的姓,沿途强盗,看见标帜上的人,知为某人保镖,某人武艺高强不敢侵犯。重在旗标,故名标局。”镖局起运的骡驮子,人称“标驮子”。每一驮可驮银3000两。山西祁县是著名的戴氏心意拳发祥地,有武功之人不少,而山西商帮遍布全国各大商埠,商品交易中常需运现,放开设源局者山西人居多。卫聚贤《山西票号史》载:“考创设镖局之鼻祖,仍系……山西人神拳张黑五者,请于达摩王,转奏乾隆,领圣旨,开设兴隆镖局于北京顺天府前门外大街。”(卫聚贤《山西票号史》)卫聚贤还进一步推论,镖局是明末清初顾炎武、傅山、戴廷轼为反清复明,以保护商人运送现银而设。镶局不论何时开创,山西人业此行者不少。直至清末尚有不少山西人开办的镖局,如山西榆次人安晋元在张家口开办有“三合镖局”,王福元在蒙古三岔河开办有“兴元镖局”。此外还有“志一堂”、“长胜”、“三义”、“无敌”等镖局,太谷车老二,祁县戴二阁等都是有名的镖师傅。(孔祥毅《近代史上的山西商人和商业资本》,《近代的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镖局运现一般是按季起运,以归化城镖局来说,凡运往直隶的白银,路线是经平型关、骆驼峪,达平山、唐县;运往山西的白银,由杀虎口,往雁门关,达祁县、太谷。但是镖局运现,随着社会的动荡,土匪四起,已不安全。
  因此,山西商人随着商业贸易的扩大,靠镖局运现确已远远不能适应业务发展要求,更何况镖局运现时间长、费用高,安全系数低。在这种情况下,以经营汇兑为主的票号自然就应运而生了。
  票号由晋商首创,原因为:
  其一,晋商资本积累比较雄厚。如前所述,早在乾隆时,山西商人资本“百十万家资者,不一而足”。
  其二,晋商经营活动的需要。山西商帮多数从事长途贩运,商品流转和资本周转慢,垫支资本大,在资本不足的情况下,就需要向社会借贷。例如山西商人贩运福建武夷茶,或安徽霍山茶,或湖广茶,经水陆之途运销至北京、归化城、张家口、蒙古草原、乌里雅苏台、科布多、恰克图和西北兰州、新疆伊犁、塔尔巴哈台等地,路程数千里,资本用量大,周转慢,需要大量货款,为了适应营销活动需要,山西商帮首先创办了账局,经营存放款业务,后来,在账局的基础上而形成票号。
  其三,晋商的商号之间资金调拨和结算的需要。晋商商号遍布全国各地,形成一定规模的商业网络。而各地商号的盈利,均须解回山西总号,统一结账分红,同时总号与分号之间,也要发生资金调拨。过去对此均采用由镖行保镖运现银形式。但是由于乾嘉以来社会极不安宁,保镖运现极不安全。为了解决运现银问题,于是以汇兑形式出现的山西票号就产生了。

宝哥聊搞笑 回答时间:2024-03-28

晋商票号产生的历史原因、条件、特点、影响:
明清时代的晋商,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
一是封建政府把他们作为政府推行财政政策和提供军协饷供应的工具;   
二是商人与封建政府之间有着不一般的相互结托关系;   
三是利润的封建化。
通常意义的晋商指明清500年间的山西商人,晋商经营盐业、票号等商业,尤其以票号最为出名。晋商也为中国留下了丰富的建筑遗产,著名的乔家大院、常家庄园、李家大院、王家大院、渠家大院,曹家三多堂等等。八国联军向中国索要赔款,慈禧太后掌权的清政府就向晋商的乔家借钱还国债。晋商的经济实力,可以从这个事情反映出来。   晋商可以追溯到,隋唐之间的武士貜。武则天之父、李渊父子从太原起兵时,木材商人武氏从财力上大力资助,李渊父子的就是凭借当时天下最精华的太原军队和武氏的财力开始夺取全国政权。建国后,武氏并封为国公,地位等同秦琼、程咬金等。可以想象李渊父子当时从武氏那里得到多少财产,而武氏也从他最初聪明的政治投资中得到了巨大的回报。其后还孕育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女皇武则天。当然这是后话。 晋商成功的根源在于“诚信”和团结的商帮政策

夏天口红为什么会化 夏天口红容易化怎么办

该问题还有3 个回答,点击查看

气变热时口红为什么会冒出“小水珠”,而且这种情况并不会造成口红变质也不会影响使用,毕竟口红的主要成分多是油分蜡质和凡士林等成分这些成分遇到高温会发生融化现象然而出现口红冒水珠现象但是这并不是变质现象,夏简单实用的口红保存方法,对于不经常用的口红可以放在冰箱冷藏室保存这样不会影响口红的再次使用但是放在冰箱里保存的口红最好不要频繁拿出来使用因为这样会造成口红里水分的流失。

李景亮为什么叫嘎子 李景亮为什么叫嘎子哥

该问题还有6 个回答,点击查看

李景亮这回真悬了,全胜高手赛前放出狠话嘎子恐被秒杀,北京时间10月31日凌晨,中国格斗一哥“嘎子”李景亮将在美国与奇马耶夫展开生死战,如果李景亮能够获胜,他的排名有望一举闯入前十,可一旦他就此落败,其未来的UFC之旅恐怕会越发,“嘎子”谢孟伟上擂台PK红双双打出擂台格斗迷。

上一篇

为什么我拉尿会流血 为什么拉尿会拉出血还是鲜红的

下一篇

为什么跑车不能上路 跑车为什么不能上高速公路

相关问答

最新问题

分类目录

热线 热线
400-118-6638
QQ QQ
QQ在线咨询
微信 微信
微信
关注 关注
关注
返回顶部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