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诊断原则

42血胆碱酯酶活力测定:血胆碱酯酶活力不仅是诊断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的特异性指标,还可判断中毒程度轻重,评估疗效及预后。43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急诊处理:①清除毒物:⑴立即脱,细菌性食物中毒多为全家同时发病或在食堂吃同一种食物后集体发病临床表现基本相同一般诊断不难但要确定细菌的具体类型还需作大便细菌培养。这类中毒的治,可根据集体短期内爆发大批急性胃肠炎患者结合季节及饮食情况,食物质量即可做出临床诊断。希望《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诊断原则》一文对您能有所帮助!

对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诊断原则叙述错误的是

辨别食物有毒的方法如下:

有些植物,食用后会引起身体不适,严重者会使人丧命.所以在野外食用植物要注意辨识. 食用消化性有毒植物,除了一些有毒真菌外,还有很多,如一些树木的根、皮、叶,一些野果、野菜、花卉等. 

夺命草: 高约30-60厘米,茎基部着生长条形叶.花茎顶端生绿白色六瓣花.致命的错误:将其误认为野百合或野洋葱。

毒芹和水毒芹:它们分布广泛,都属于伞形科植物.具有伞形花序的植物种类很多,而且都密集簇生着许多小花,很难区分。

采食蘑菇始终要遵循以下原则:

1 避开长有白色菌褶,茎基部有菌托(环状附着圈)以及带菌环茎上的真菌.伞状真菌中任何切开的伤口处菌肉变黄的种类都不要食用。

2 避开任何正发生腐败的真菌.除非能确认是可食种类,否则扔掉。

不同种类的毒菌,会引起不同的中毒症状.常见的症状有呕吐、腹泻、极度口渴、盗汗、痉挛、晕眩、失明、体温下降等。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诊断原则

3 误食毒蘑后,应尽快设法排除毒物,除可用温盐水灌肠导泻外,对中毒后不呕吐的人,还要饮大量稀盐水或用手指按咽喉引起呕吐,用1%的盐水或浓茶水反复洗胃,以免机体继续吸收毒素。

可食性野生植物和菌类比栽培蔬菜营养价值高,但千万不要以身试毒,在分不清有毒没毒的时候最好放弃。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原则

1、应急领导小组迅速到位。

2、安全值班人员:立即拨打电话报警,并向所在单位领导汇报。由单位领导向市卫生疾病控制中心汇报。市急救中心电话:“120”。

3、现场总指挥:急救车到达后,迅速组织人员护送中毒者到医院进行抢救,并做好记录。同时通知食堂立即停止供应。

4、卫生监督员:保护好24小时留样食品、进货记录及库房食品,以备上级卫生防疫部门采集。

5、食堂主管: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按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6、食堂各部位负责人:作好24小时轮流值班,以防其它意外事故。

7、应急领导小组:按照卫生行政部门要求,采取其他措施,把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必要时报告公安部门,由公安部门介入处理。

8、应急领导小组会同各方妥善处理事后工作。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诊断原则

扩展资料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

(1)防止细菌对仪器的污染:食品工业和食品商业系统,以及集体食堂,应对食品加强卫生管理,特别是肉类,鱼类和奶类等动物性食品,要防止在生产加工和供销过程中的污染。须知到专车运输,低温贮藏,工具售货,食品从业人员要重视个人卫生,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发现有不适宜从事食品工作的病患者或带病者,应及时调换工作。

(2)控制细菌的污染,控制细菌生长繁殖措施,主要是低温保藏。按照食品低温保藏的卫生要求贮存食品,防止食品腐烂变质。

(3)杀灭病原菌。杀灭病原菌的措施主要是高温灭菌,当肉类食品深部温度达80度时,经12分钟可彻底杀死沙门氏菌。隔餐的熟食品和剩菜饭,在销售或食用前必须充分加热。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诊断总则主要依据有

我们先谈谈中毒的症状,4点让你正确判断食物中毒。
1、食物中毒可同时引起恶心、呕吐、腹泻,或伴有其他症状。
2、表现事间:一般餐后少则半小时、多则48小时就可发病。
3、频度异常:其症状因进食的食物种类不同而异,总的来说有腹痛、恶心、呕吐、腹泻,一天几次至几十次不等,个别的便中有脓血、黏液等。
4、其他症状:患者除有上述急性胃肠炎症状外,还有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怕冷、发热、乏力、瞳孔散大、视力模糊、吞咽及呼吸困难等。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诊断原则是多选题

我们先谈谈中毒的症状,4点让你正确判断食物中毒。

1、食物中毒可同时引起恶心、呕吐、腹泻,或伴有其他症状。

2、表现事间:一般餐后少则半小时、多则48小时就可发病。

3、频度异常:其症状因进食的食物种类不同而异,总的来说有腹痛、恶心、呕吐、腹泻,一天几次至几十次不等,个别的便中有脓血、黏液等。

4、其他症状:患者除有上述急性胃肠炎症状外,还有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怕冷、发热、乏力、瞳孔散大、视力模糊、吞咽及呼吸困难等。

资料来源:

儿童食物中毒怎么办?这份食物中毒应急预案教你如何正确处理!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点及诊疗原则

食堂中毒事故应急预案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食物中毒,保障公司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公司正常的生产秩序,以便及时、正确、高效的处置可能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把中毒事件造成的损害降低到最低程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国务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条例》、卫生部《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浙江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应急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 中毒事故及等级划分
1、 中毒事故:本预案所称中毒事故,是指在公司内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员工健康严重损害的食物中毒事件。
2、 中毒事故等级划分:
(1) 一般中毒事故:一次食物中毒30-99人的,学校、幼儿园、工厂及政府重大活动期间发生一次食物中毒5例以上,未出现死亡病例的。
(2) 较大中毒事故:一次食物中毒超100人或出现死亡的,或学校、幼儿园、工厂及政府重大活动期间发生一次食物中毒30例以上,或死亡4人以下的。
(3) 重大中毒事件:一次食物中毒1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的,或出现10人以上死亡的。
二、 应急程序的要点是:立即控制可疑食品,防止事态扩大,迅速组织救治病人。
三、 可能引发的员工食物中毒原因:由于食品供应部门向员工提供的食品存在质量问题,或是因操作不当引起食物变质,不符合食用要求及个别人恶意下毒等原因造成食物中毒。
四、 事故预防:
1、 完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加强食品卫生管理,落实有关措施,责任到人。
2、 从符合国家卫生防疫等相关规定的正规厂家购买原料。购买和食用定型包装食品时,注意查看有无生产日期、保质期和生产单位,不食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3、 保持操作间和餐厅环境整洁,妥善保管有毒有害物品,农药、杀虫剂、杀鼠剂和消毒剂等不得存放在食品加工场所,避免被误食、误用。
4、 加工、储存食物时要做到生、熟分开;隔夜食品在食用前必须加热煮透后方可食用。
5、 操作间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应当合理,防止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食品不得接触有毒物、不洁物;餐具、饮具和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炊具、用具用后必须洗净,保持清洁。
6、 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当对人体安全、无害。
7、 食堂工作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体检并办理健康证: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堂工作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8、 食堂工作人员应当经常保持个人卫生,加工食品时,必须将手洗净,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
9、 健全本单位的食品卫生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者兼职食品卫生管理人员,加强对食品及食堂环境卫生的检验工作。
10、加强食品工作人员安全知识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宣传食品卫生、营养知识,监督食品生产经营人员的健康检查。
11、非食堂工作人员禁止进入操作间。
12、教育员工不吃无证摊贩食物,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五、事故的判定:
二人以上的员工在短时间出现了相同的呕吐、腹痛、痉挛和其他中毒现象。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食物中毒通常会引起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一般餐后少则半小时,多则48小时就可发病。患者除有上述急性胃肠炎症外,还有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怕冷、发热、乏力、瞳孔散大、视力模糊、吞咽及呼吸困难等,中毒严重者可因腹泻造成脱水性休克或因衰竭而死亡。我国对食物中毒制定了详细诊断标准,主要是以病人的潜伏期和中毒的特有表现为依据。最明显的特征有: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中毒食品,未食用者不中毒;在停止食用中毒食品后,发病很快停止;潜伏期较短,发病急剧,病程亦较短;所有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
六、建立食物中毒预案报告:员工发现短时间内出现多例有呕吐、腹痛、腹泻等类似食物中毒症状的病人时,在排除传染病等疫情后,即应按中毒事故考虑和处理,应立即向上级报告。公司主要领导必须立即赶赴现场指挥、协调事件的处理。
七、协助调查,采取相应措施。
1、中毒事件发生后,中毒事故应急处置领导指挥部应马上派人了解就餐场所、就餐人数、所食食品、发病人数及所出现的症状,现场检查就餐场所的卫生状况、卫生许可证及从业人员健康证的办理情况,分析中毒原因及可能造成中毒的食品,封存现场及可疑食品,追查食品及原料的来源,追缴售出的可疑食品。
2、行政部门应立即派保安人员进行现场秩序的维持和勘察,调查公司食堂人员的平时情况、社会关系、纠纷情况等,对现场进行取样、检测,分析是否有人为投毒的可能,控制可疑人员,必要时报请公安部门介入并对中毒现场进行隔离和戒严。同时严格审核进货渠道,对可疑食品的供货方、供货渠道进行缜密的排查。
3、对不能排除饮用水的因素造成的食物中毒,行政部门应立即停止供水,留样等待检测。
八、按预案制定要求和就进抢救的原则,事前确定的中毒紧急救治协议医院为:
九、事故处理:
1、成立中毒事故应急处置领导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后勤保障组、外围警戒组。
(1)指挥部
主任: 电话:
副主任: 电话:
成员:
(2)后勤保障组
组长: 电话:
成员:
(3)外围警戒组
组长: 电话:
成员:
2、工作职责
(1) 指挥部职责:负责抢救食物中毒人员的组织指挥、通讯联络、值班等综合工作。
(2) 后勤保障组职责:负责抢救食物中毒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
(3) 外围警戒组职责:设置事故现场警戒区域,禁止所有人员(除救护人员外)入内。
3、 应急处置工作程序
(1) 报警:
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在场人员应立即向指挥部报警,并通知保卫科、食堂科负责人。
指挥部电话:
医院急救: 120
公安机关: 110
食堂负责人: 电话:
(2)接警:
(2.1)一般食物中毒事故
指挥部接警后,负责启动应急处理预案,立即组织、指挥相关人员奔赴事发现场救助食物中毒人员,并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事故应急处理情况。
(2.2)重大食物中毒事故
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故,指挥部领导进岗工作,听取指挥部成员关于事故性质、发生地点、时间及各项救援工作安排情况的汇报。立即住址、指挥相关人员奔赴事发现场抢救食物中毒人员,同时向上级领导汇报事故情况,请求支援。
(3)现场急救:
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在场的人员报警后,要立即进行自救或互救,可用筷子或手指刺激咽部帮助催吐,尽快排出毒物,同时制止在场所有人员就餐。救援小组赶到现场后,负责组织、指挥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措施。现场救援人员应冷静分析中毒原因,针对引起中毒的食物以及吃下去的时间长短,及时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3.1)催吐:如果进食时间在1至2小时前,可使用催吐的方法。立即取食盐20克,加开水200毫升,冷却后一次喝下。如果无效,可多喝几次,迅速促使呕吐。如果吃下去的是变质食物,则可服用十滴水来促使迅速呕吐。
(3.2)导泻:如果病人进食受污染的食物时间超过2至3小时,但精神仍较好,则可服用泻药,促使受污染的食物尽快排除体外。一般用大黄30克一次性煎服,老年患者可选用元明粉20克,用开水冲服,即可缓泻。体质较好的老年人,也可采用番泻叶15克,用开水冲服,也能达到导泻的目的。
(3.3)解毒:如果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毫升,加水200毫升,稀释后一次喝下。若是误食了变质的防腐剂或饮料,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鲜牛奶或其他含蛋白质的饮料灌服。救援过程中要给病人良好的护理,尽量使其安静,避免精神紧张;注意休息,防止受凉,同时补充足量的淡盐水。
(3.4)食物中毒人员的救治:对食物中毒人员,症状轻微的,应就地组织力量及时对发病人员进行应急的对症救治,做好病状记录并完好留存病人的吐泻物。中毒严重者,应及时送往医院救治,并携带详细的病案记录。公司应及时调配车辆,以最短的时间将病人送到医院救治。必要时传呼110警务车或120救护车。后勤保障组负责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请求、接待社会救援部门帮助,准备好急救药品等物资。拨打120急救电话,应讲清楚单位详细地址;事故性质(最好能讲清食物中毒的原因);涉及范围;中毒人数;目前救援情况;然后派专人在路口等候急救车的到来,指引急救车到现场的道路,以便迅速、准确到达事发现场。做好专项登记工作,包括:车间、人数、姓名、发病日期、主要症状、处理情况等,并积极协助卫生部门做好调查工作,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做好相关的救治工作。外围工作组负责:立即划定警戒区,疏散现场人员,封闭所有就餐场所和食堂操作间,禁止所有人员(工作人员和120救护人员除外)入内;派专人把守,保护好现场,封存所有引起中毒的食品和疑似中毒食品及其原料,对已带出现场的应及时追回;待事故处理完毕后,对食品、餐具及食品用工具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销毁。根据不同的中毒食品,对中毒的场所采取相应的消毒处理,以免扩大中毒范围。
(3.5)在场人员应积极配合120急救机构工作。
十、应急流程:送诊—保护—报告—检查
1、送诊:发现集体中毒事故后,事故发现第一人应及时报告上级领导,在第一时间将中毒人员送往就近医院进行检查抢救(具体负责人为 )。
2、保护:发生集体中毒事故后,应在协助专业人员进行消毒和隔离的同时,要及时保护好事故现场(具体负责人为 )。
3、报告:指挥部负责将事故真实情况向上报告,并组织人员协助专业人员进行各项工作,进行询问调查和写好调查报告(具体负责人为 )。
4、检查:在事故原因未调查清楚前,应初步判断中毒的面积和影响,对没有中毒现象的员工进行认真地检查和观察,预防中毒后果的恶化,绝不遗漏一个员工。相关负责人,如食堂工作人员、就餐员工等应如实反映本次中毒情况。在卫生部门查明原因,确定是食物中毒后,即可对引起食物中毒的食物进行处理(具体负责人为 )。
5、事故发生后,保安应及时封锁公司,扣留所有外来人员和闲杂人员,认真登记以备调查。
十一、善后处理
a) 公司各级领导、管理人员、有关管理部门,应全力配合救治工作,做好被救治中毒人员的慰问和思想疏导、稳定工作,全力化解矛盾,坚决杜绝由此引起的不安定事件发生。
b) 中毒员工就餐的食堂应立即停伙,除全力配合抢救中毒员工外,应认真查找引发中毒的原因,配合公安机关等部门查清责任人,分清事故性质,总结经验教训,整改食堂管理。
c) 若中毒原因不在公司食堂,应由公安机关等部门依法立案侦查,尽快找出中毒原因和事故责任人。
d) 无论是故意投毒还是玩忽职守或其它原因造成的中毒事故,都要按照相关规定从严从快处理,如事故涉及刑律,则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对未构成违法犯罪人员,公司将按照有关厂规厂纪从重从快给予行政纪律处分和经济处罚。
e) 积极做好中毒员工的就医防护工作,及时通知员工家属,如实向员工家属阐述事故经过,并做好员工家属的工作,争取家属的配合、谅解。
十二、责任追究
在员工食物中毒事故发生、报告和处理的过程中,有关部门或个人未按规定履行职责,违反操作规程,瞒报或玩忽职守者,将予以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十三、总结报告
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后,各相关部门应对事故进行严肃认真的总结,自觉查找本部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加强管理,坚决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同时向公司和上级有关部门作出书面报告。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诊断原则有哪些

食堂中毒事故应急预案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食物中毒,保障公司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公司正常的生产秩序,以便及时、正确、高效的处置可能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把中毒事件造成的损害降低到最低程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国务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条例》、卫生部《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浙江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应急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 中毒事故及等级划分
1、 中毒事故:本预案所称中毒事故,是指在公司内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员工健康严重损害的食物中毒事件。
2、 中毒事故等级划分:
(1) 一般中毒事故:一次食物中毒30-99人的,学校、幼儿园、工厂及政府重大活动期间发生一次食物中毒5例以上,未出现死亡病例的。
(2) 较大中毒事故:一次食物中毒超100人或出现死亡的,或学校、幼儿园、工厂及政府重大活动期间发生一次食物中毒30例以上,或死亡4人以下的。
(3) 重大中毒事件:一次食物中毒1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的,或出现10人以上死亡的。
二、 应急程序的要点是:立即控制可疑食品,防止事态扩大,迅速组织救治病人。
三、 可能引发的员工食物中毒原因:由于食品供应部门向员工提供的食品存在质量问题,或是因操作不当引起食物变质,不符合食用要求及个别人恶意下毒等原因造成食物中毒。
四、 事故预防:
1、 完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加强食品卫生管理,落实有关措施,责任到人。
2、 从符合国家卫生防疫等相关规定的正规厂家购买原料。购买和食用定型包装食品时,注意查看有无生产日期、保质期和生产单位,不食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3、 保持操作间和餐厅环境整洁,妥善保管有毒有害物品,农药、杀虫剂、杀鼠剂和消毒剂等不得存放在食品加工场所,避免被误食、误用。
4、 加工、储存食物时要做到生、熟分开;隔夜食品在食用前必须加热煮透后方可食用。
5、 操作间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应当合理,防止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食品不得接触有毒物、不洁物;餐具、饮具和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炊具、用具用后必须洗净,保持清洁。
6、 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当对人体安全、无害。
7、 食堂工作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体检并办理健康证: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堂工作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8、 食堂工作人员应当经常保持个人卫生,加工食品时,必须将手洗净,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
9、 健全本单位的食品卫生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者兼职食品卫生管理人员,加强对食品及食堂环境卫生的检验工作。
10、加强食品工作人员安全知识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宣传食品卫生、营养知识,监督食品生产经营人员的健康检查。
11、非食堂工作人员禁止进入操作间。
12、教育员工不吃无证摊贩食物,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五、事故的判定:
二人以上的员工在短时间出现了相同的呕吐、腹痛、痉挛和其他中毒现象。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食物中毒通常会引起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一般餐后少则半小时,多则48小时就可发病。患者除有上述急性胃肠炎症外,还有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怕冷、发热、乏力、瞳孔散大、视力模糊、吞咽及呼吸困难等,中毒严重者可因腹泻造成脱水性休克或因衰竭而死亡。我国对食物中毒制定了详细诊断标准,主要是以病人的潜伏期和中毒的特有表现为依据。最明显的特征有: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中毒食品,未食用者不中毒;在停止食用中毒食品后,发病很快停止;潜伏期较短,发病急剧,病程亦较短;所有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
六、建立食物中毒预案报告:员工发现短时间内出现多例有呕吐、腹痛、腹泻等类似食物中毒症状的病人时,在排除传染病等疫情后,即应按中毒事故考虑和处理,应立即向上级报告。公司主要领导必须立即赶赴现场指挥、协调事件的处理。
七、协助调查,采取相应措施。
1、中毒事件发生后,中毒事故应急处置领导指挥部应马上派人了解就餐场所、就餐人数、所食食品、发病人数及所出现的症状,现场检查就餐场所的卫生状况、卫生许可证及从业人员健康证的办理情况,分析中毒原因及可能造成中毒的食品,封存现场及可疑食品,追查食品及原料的来源,追缴售出的可疑食品。
2、行政部门应立即派保安人员进行现场秩序的维持和勘察,调查公司食堂人员的平时情况、社会关系、纠纷情况等,对现场进行取样、检测,分析是否有人为投毒的可能,控制可疑人员,必要时报请公安部门介入并对中毒现场进行隔离和戒严。同时严格审核进货渠道,对可疑食品的供货方、供货渠道进行缜密的排查。
3、对不能排除饮用水的因素造成的食物中毒,行政部门应立即停止供水,留样等待检测。
八、按预案制定要求和就进抢救的原则,事前确定的中毒紧急救治协议医院为:
九、事故处理:
1、成立中毒事故应急处置领导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后勤保障组、外围警戒组。
(1)指挥部
主任: 电话:
副主任: 电话:
成员:
(2)后勤保障组
组长: 电话:
成员:
(3)外围警戒组
组长: 电话:
成员:
2、工作职责
(1) 指挥部职责:负责抢救食物中毒人员的组织指挥、通讯联络、值班等综合工作。
(2) 后勤保障组职责:负责抢救食物中毒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
(3) 外围警戒组职责:设置事故现场警戒区域,禁止所有人员(除救护人员外)入内。
3、 应急处置工作程序
(1) 报警:
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在场人员应立即向指挥部报警,并通知保卫科、食堂科负责人。
指挥部电话:
医院急救: 120
公安机关: 110
食堂负责人: 电话:
(2)接警:
(2.1)一般食物中毒事故
指挥部接警后,负责启动应急处理预案,立即组织、指挥相关人员奔赴事发现场救助食物中毒人员,并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事故应急处理情况。
(2.2)重大食物中毒事故
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故,指挥部领导进岗工作,听取指挥部成员关于事故性质、发生地点、时间及各项救援工作安排情况的汇报。立即住址、指挥相关人员奔赴事发现场抢救食物中毒人员,同时向上级领导汇报事故情况,请求支援。
(3)现场急救:
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在场的人员报警后,要立即进行自救或互救,可用筷子或手指刺激咽部帮助催吐,尽快排出毒物,同时制止在场所有人员就餐。救援小组赶到现场后,负责组织、指挥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措施。现场救援人员应冷静分析中毒原因,针对引起中毒的食物以及吃下去的时间长短,及时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3.1)催吐:如果进食时间在1至2小时前,可使用催吐的方法。立即取食盐20克,加开水200毫升,冷却后一次喝下。如果无效,可多喝几次,迅速促使呕吐。如果吃下去的是变质食物,则可服用十滴水来促使迅速呕吐。
(3.2)导泻:如果病人进食受污染的食物时间超过2至3小时,但精神仍较好,则可服用泻药,促使受污染的食物尽快排除体外。一般用大黄30克一次性煎服,老年患者可选用元明粉20克,用开水冲服,即可缓泻。体质较好的老年人,也可采用番泻叶15克,用开水冲服,也能达到导泻的目的。
(3.3)解毒:如果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毫升,加水200毫升,稀释后一次喝下。若是误食了变质的防腐剂或饮料,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鲜牛奶或其他含蛋白质的饮料灌服。救援过程中要给病人良好的护理,尽量使其安静,避免精神紧张;注意休息,防止受凉,同时补充足量的淡盐水。
(3.4)食物中毒人员的救治:对食物中毒人员,症状轻微的,应就地组织力量及时对发病人员进行应急的对症救治,做好病状记录并完好留存病人的吐泻物。中毒严重者,应及时送往医院救治,并携带详细的病案记录。公司应及时调配车辆,以最短的时间将病人送到医院救治。必要时传呼110警务车或120救护车。后勤保障组负责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请求、接待社会救援部门帮助,准备好急救药品等物资。拨打120急救电话,应讲清楚单位详细地址;事故性质(最好能讲清食物中毒的原因);涉及范围;中毒人数;目前救援情况;然后派专人在路口等候急救车的到来,指引急救车到现场的道路,以便迅速、准确到达事发现场。做好专项登记工作,包括:车间、人数、姓名、发病日期、主要症状、处理情况等,并积极协助卫生部门做好调查工作,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做好相关的救治工作。外围工作组负责:立即划定警戒区,疏散现场人员,封闭所有就餐场所和食堂操作间,禁止所有人员(工作人员和120救护人员除外)入内;派专人把守,保护好现场,封存所有引起中毒的食品和疑似中毒食品及其原料,对已带出现场的应及时追回;待事故处理完毕后,对食品、餐具及食品用工具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销毁。根据不同的中毒食品,对中毒的场所采取相应的消毒处理,以免扩大中毒范围。
(3.5)在场人员应积极配合120急救机构工作。
十、应急流程:送诊—保护—报告—检查
1、送诊:发现集体中毒事故后,事故发现第一人应及时报告上级领导,在第一时间将中毒人员送往就近医院进行检查抢救(具体负责人为 )。
2、保护:发生集体中毒事故后,应在协助专业人员进行消毒和隔离的同时,要及时保护好事故现场(具体负责人为 )。
3、报告:指挥部负责将事故真实情况向上报告,并组织人员协助专业人员进行各项工作,进行询问调查和写好调查报告(具体负责人为 )。
4、检查:在事故原因未调查清楚前,应初步判断中毒的面积和影响,对没有中毒现象的员工进行认真地检查和观察,预防中毒后果的恶化,绝不遗漏一个员工。相关负责人,如食堂工作人员、就餐员工等应如实反映本次中毒情况。在卫生部门查明原因,确定是食物中毒后,即可对引起食物中毒的食物进行处理(具体负责人为 )。
5、事故发生后,保安应及时封锁公司,扣留所有外来人员和闲杂人员,认真登记以备调查。
十一、善后处理
a) 公司各级领导、管理人员、有关管理部门,应全力配合救治工作,做好被救治中毒人员的慰问和思想疏导、稳定工作,全力化解矛盾,坚决杜绝由此引起的不安定事件发生。
b) 中毒员工就餐的食堂应立即停伙,除全力配合抢救中毒员工外,应认真查找引发中毒的原因,配合公安机关等部门查清责任人,分清事故性质,总结经验教训,整改食堂管理。
c) 若中毒原因不在公司食堂,应由公安机关等部门依法立案侦查,尽快找出中毒原因和事故责任人。
d) 无论是故意投毒还是玩忽职守或其它原因造成的中毒事故,都要按照相关规定从严从快处理,如事故涉及刑律,则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对未构成违法犯罪人员,公司将按照有关厂规厂纪从重从快给予行政纪律处分和经济处罚。
e) 积极做好中毒员工的就医防护工作,及时通知员工家属,如实向员工家属阐述事故经过,并做好员工家属的工作,争取家属的配合、谅解。
十二、责任追究
在员工食物中毒事故发生、报告和处理的过程中,有关部门或个人未按规定履行职责,违反操作规程,瞒报或玩忽职守者,将予以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十三、总结报告
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后,各相关部门应对事故进行严肃认真的总结,自觉查找本部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加强管理,坚决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同时向公司和上级有关部门作出书面报告。

上一篇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

相关文章

最新问题

热线 热线
400-118-6638
QQ QQ
QQ在线咨询
微信 微信
微信
关注 关注
关注
返回顶部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