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说四十而立 为什么会说四十而立的话

最佳回答2024-04-06

中国古代,男子弱冠、女子及笄就可以婚配,六十岁一甲子为一个生命周期,三十岁可以说是人生的中点。这时的三十岁已步入中年。所以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的这一段话已经成为千古名言,被后世奉为修身的圭臬。到了当代,在大城市里生活的人,首先要打拼出自己的生存空间——要居之有屋、食之有鱼、出则有车。对于一般人来讲,很难三十而立,而四十岁左右是精力、人生阅历和知识储备的黄金结合点,大部分人只有到了四十岁才算是真正成家立业,完成了“立”的过程。 女人三十而立。医学上认为“女人的最佳生理机能期”为22-28岁,此期间女人身体各方面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优生优育等等。因此,28岁常被认为是女人的一个“坎”,女人到了28岁,就到了该甩货的时候了。所以,除了那些事业“女强人”和独身主义者,绝大多数中国女性都会选择在28岁以前结婚生育,照此推断,女人三十而立应该理所当然。 男人三十而立。在现在的中国社会,由于社会竞争的激烈以及来自家庭和身体、精力等方面的压力,有着力不从心的感觉,能在三十岁成功的可谓少之又少,是男人中的精品。三十岁的男人,要么还在生意场上波澜跌荡,要么还在公司单位底层摸爬打滚,要么还在求学道路上滋滋追求。醒事早的三十岁刚结婚,醒事晚的三十岁还是个大顽童。只有到了四十岁的男人,经过长久的社会阅练,能遇事不惊,处事不乱,对待事情多了一份豁达和睿智;多年的事业打拼,成为社会的精英,迈入有车有房一族;与妻多年的相濡以沫,患难与共,膝下有子女相伴,家庭稳定幸福……。这样的男人才真正进入“立”的阶段。 三十而立。立的是事业娇嫩的根基。四十而不惑。不惑的是对生活的感悟,对生命密码的解读和诠释。四十而立,年富力强,西装革履,风度翩翩。像一杯浓烈醇厚香甜的酒和一块拒绝融化的冰,冰沉在酒中,露出尖尖的角,被一只雄健的手把玩着,审时度势,胜券在握。四十而立,金风送爽,风华正茂,风光无限。但岁月的年轮仍然会无情的在四十男人的额头留下深深的沟痕 人的寿命在延续,青春的延长线上三十岁不是中点,而是新的起点,四十岁才是一个人该成家立业的界限,四十岁仍是奋斗的黄金时期。所以,孔子的“三十而立说”我们应该以辨证的、与时俱进的眼光去看待。 人生年华在直线增长,人生道路在曲折前进。

其他回答(3)

忆梦秋雨 回答时间:2024-04-06

所谓三十而立,以至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便是从三十岁以后,家庭的概念多是烦恼和责任。
(一)生活上失意穷困,缺乏信心
(二)诉求上无法表达,缺乏尊严
(三)心理上严重失衡,缺乏调适
四十岁是一个人身体全面加速衰老的时刻,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社会上有一种人群称为失意群体,往往是一个人到了四十岁就明白自己人生的质量基本定型了。与年轻人的朝气,聪明,适应与体魄相比,一些处于社会底层的“四零”人员更难通过学习知识技能改变生存现状,一旦事业无成、家庭败落,对未来生活更容易产生绝望情绪。

搞笑英分享片段 回答时间:2024-04-06

【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大学之道;三十岁能够自立于道;四十岁能无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道物理的根本规律;六十岁所闻皆通;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法度。”
【赏析】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身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问风讲玩游戏 回答时间:2024-04-06

只有三十而立没有四十而立,原话应是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意思是人到三十岁家和业己定,有稳定的家庭和工作,四十年各方面的经验已经是很丰富,睿智懂得很多,五十岁己经知道自己的命运,是穷是富等不言而喻

旱獭为什么不怕人 旱獭为什么打架

该问题还有5 个回答,点击查看

自然界中的4个可爱动物看似人畜无害实则伤害爆表,任何小巧它们的人都会因为麻痹大意死去,小心!这有剧毒箭毒蛙的颜色饱和度非常高,作为玉林中生活的小型蛙类,似乎它们的生存策略并不是隐藏,而是暴露,将自己的色彩无限放大,可真够毒的吃了獭子一家不够还要霸占人家的窝。

上一篇

为什么老是想长出气 为什么总是想长出气,气还上不来气

下一篇

印度说话为什么摇头 印度为什么说话要摇头

相关问答

最新问题

分类目录

热线 热线
400-118-6638
QQ QQ
QQ在线咨询
微信 微信
微信
关注 关注
关注
返回顶部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