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垂帘听政 古代为什么要垂帘听政

最佳回答2024-05-09

垂帘听政是中国古代皇帝在位期间,因病或年幼不能亲政时,由太后或皇后等亲近的人代为处理政务。这种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多次,是中国封建王朝的一种政治形式。

在中国历史上,垂帘听政制度出现的原因是因为政治的稳定性是封建王朝的重要保障。为了保证政治的稳定,垂帘听政制度被逐渐确立。垂帘听政制度的实质是皇帝的权力代理,因此,太后或皇后等亲近的人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权力。在太后或皇后等亲近的人代理皇帝处理政务的同时,也会利用自己的权力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为什么要垂帘听政

在垂帘听政的时期,皇帝成为了一个象征性的领导人,而太后或皇后等亲近的人则成为了实际的政治领导人。在这种制度下,政治权力的真正掌握者是太后或皇后等亲近的人,而皇帝则只是象征性的领导者。垂帘听政制度的确立,使得太后或皇后等亲近的人可以通过代理皇帝处理政务,从而扩大自己的权力范围。

总之,垂帘听政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的一种重要政治形式,它对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通过垂帘听政制度,太后或皇后等亲近的人可以掌握更多的权力,同时,这种制度也为政治稳定提供了保障。

其他回答(3)

说游戏的咏德 回答时间:2024-05-09

封建社会时期,皇帝要亲临金銮殿处理政务大事。但也会由于特殊情况,皇帝不能上朝亲政时,就由皇后或太后临朝听政。那么,太后听政时为何要“垂帘”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稍知历史的人,对“垂帘听政”四字,恐怕都带有深恶痛绝的情绪。是谁在男权社会极严厉的封建社会里发明创造了这么一种专权方式?是慈禧么?并非。
其实,垂帘听政不是慈禧太后的创造,历史上最早使用它的人,比慈禧尚早800多年,第一个垂帘听政的是宋真宗皇帝的皇后——宋仁宗皇帝的娘。史料载:宋仁宗继位时,年龄幼小,政事不懂,而太后精于朝政,颇有才华,就代替儿子听大臣奏事,听政于朝。史云:“太后听政,殊建言群臣奏事者,太后垂帘听之。”
这位“殊”,乃是做过亳州知州的晏殊,才名满天,诗文行世,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自小被誉为神童,七岁时,被抚州太守张知白以“神童”之名推荐,擢升为秘书省正字。在以后的岁月里,他得到了宋真宗皇帝的赏识,先后出任应天府太守、亳州太守、礼部尚书等官职,最后,终于入阁拜相。晏殊勤奋好学,手不释卷,也非常注重发现和培养人才。他做应天府太守时,就把当时尚不知名的范仲淹聘请出来教授生徒,终于使范仲淹步入政界。史书上称:“五代以来,兴学自殊始。”当时文坛上一些叱咤风云的文人如富弼、杨察、范仲淹、孔道辅、杨琦等,大都出自晏殊的门下。对文坛、文人、文风的影响,很是不小。
可见,垂帘听政始自宋仁宗的太后娘,发明者是晏殊。以理揣测,晏殊当时的心境,大约认为太后虽处理朝政很娴熟,但礼教盛行,男女毕竟有别,臣子与太后面对面奏答,不太方便,有失礼仪,遮以垂帘,外不见内。
至于太后在皇帝御座后面,用帘子遮挡的方式听政,则是从唐代武则天开始的。《旧唐书·高宗纪下》记载:“时帝(唐高宗)风疹,不能听朝,政事皆决于太后(武则天)……上每视朝,天后垂帘于御座后,政事大小,皆预闻之,内外称为‘二圣’。”至于为什么要“垂帘”,是因为临朝听政当然要和群臣相见,可是从前生活习惯是男女有别,内外有别。皇后居中宫,主内治。在临朝听政时,须遵守内外有别的原则,所以就只好“垂帘”和群臣相见,宣谕、奏事都在隔帘情况下进行。
1861年咸丰皇帝在热河行宫忧愤交集,终于一命呜呼!临终前遗诏立他六岁的儿子载淳(chún)为皇太子(即同治皇帝),肃顺、载垣(yuán)、端华等八人为顾命八大臣,赞襄一切政务。
由于载淳尚在年幼,因此,围绕着由谁来掌权的问题,八大臣与太后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斗。
西宫慈禧太后首先策动东宫慈安太后与肃顺等八大臣争权,然后又与在北京的恭亲王奕取得联系。9月初,奕以奔丧为名,赶到热河,与两太后密谋,随后立即返回京城布置一切。这时正好有御史董元醇(chún)奏请皇太后“垂帘听政”。八大臣看了奏折,暴跳如雷,立即拟了上谕进行驳斥;慈禧太后却将折旨扣下不发,引起两宫太后和八大臣之间的尖锐冲突。11月1日两太后回到北京,第二天就将载垣、肃顺、端华三人革职拿问,不久就将他们处死,其余五大臣或革职或充军。
三天后,载淳正式登基,改年号为“同治”。慈禧太后见条件已经具备,就宣布正式“垂帘听政”,自此西太后慈禧掌握清政府最高权力达四十余年
这个内外有别的原则,不仅仅皇家如此,从前社会上也是这样的习惯。例如住宅有内外院之分,妇女在家除和家里人以及至近亲戚(男)在内院相见之外,也不和男的来宾相见,家中男仆人到上房向女主人回事,须请女仆代言,如果女主人有所询问也是在室内说,男仆在室外回答,这都是以前生活中常见的。
由此可见,为何听政要用“垂帘”的形式,其并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整个社会上都是内外有别、男女有别的风尚。清朝的慈禧太后也是从“垂帘听政”开始到最后执掌国家大权的。

柚子娱乐晓丝说 回答时间:2024-05-09

垂帘听政”的制度,在我国历史上最早可以追溯到旧战国时期。战国时期国君去世后,如果继位国君年纪幼小,可以由国君的母亲辅政。但是根据宫廷的规定,官员不得直接观看和接触太后,所以辅政的太后一般坐在国君理政厅堂侧面的房间里,在房间和厅堂之间挂一帘子,听官员们与国君谈论政务。于是,这种由母亲帮助国君辅政的制度,就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垂帘听政”。太后临朝的制度,始于汉朝,汉惠帝不理政事,吕后临朝。汉殇帝出生不过百日就继汉和帝为帝,皇后邓氏以皇太后临朝。南北朝时期北魏冯太后也曾经临朝称制。唐朝武则天以太后临朝甚至废唐建周,自己做了皇帝。宋代有多位皇太后曾临朝称制。但垂帘听政的制度却要到唐朝武则天时期才开始。此前的太后临朝不需垂帘。影响较大的太后临朝有汉代吕太后,邓太后,唐代武则天等。近代还有清慈禧太后临朝。

垂帘听政不是慈禧太后的创造,历史上最早使用它的人,比慈禧尚早800多年,第一个垂帘听政的是宋真宗皇帝的皇后——宋仁宗皇帝的娘。史料载:宋仁宗继位时,年龄幼小,政事不懂,而太后精于朝政,颇有才华,就代替儿子听大臣奏事,听政于朝。史云:“太后听政,殊建言群臣奏事者,太后垂帘听之。”

这位“殊”,乃是做过亳州知州的晏殊,才名满天,诗文行世,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为什么要垂帘听政

影视界飞雪说 回答时间:2024-05-09

垂帘听政始自宋仁宗的太后娘,发明者是晏殊。以理揣测,晏殊当时的心境,大约认为太后虽处理朝政很娴熟,但礼教盛行,男女毕竟有别,臣子与太后面对面奏答,不太方便,有失礼仪,遮以垂帘,外不见内。

至于太后在皇帝御座后面,用帘子遮挡的方式听政,则是从唐代武则天开始的。《旧唐书·高宗纪下》记载:“时帝(唐高宗)风疹,不能听朝,政事皆决于太后(武则天)……上每视朝,天后垂帘于御座后,政事大小,皆预闻之,内外称为‘二圣’。”

至于为什么要“垂帘”,是因为临朝听政当然要和群臣相见,可是从前生活习惯是男女有别,内外有别。皇后居中宫,主内治。在临朝听政时,须遵守内外有别的原则,所以就只好“垂帘”和群臣相见,宣谕、奏事都在隔帘情况下进行。为什么要垂帘听政

女性为什么长胡子 女生长小胡子正常吗

该问题还有4 个回答,点击查看

女性长胡子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有来医生,肾上腺皮质能够分泌雄激素如果有肾上腺肿瘤的出现导致肾上腺皮质分泌过多的雄激素就有可能出现女性长胡须,还有女性患者在卵巢早衰的情况下卵巢功能降低身体没有,女性为什么会长胡子1学习压力增大少女长出“小胡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求学少女因脸部变化来求医她们面部生痤疮、喉节凸起有的甚至长出了“小胡子”。

我为什么总是被骗 我为什么总是被人骗

该问题还有3 个回答,点击查看

更夸张的是打入“受骗”几个字,还能搜到2021年“巴菲特被骗22亿”的字眼,年还被骗了50亿,而骗他的只是一名普通的汽车修理工,你看,受骗的不论男女、学识高低、阅历深浅,什么样的人容易被骗快看看你是不是“易受骗体质”,过度自信者往往像赌气一般一意孤行,直到被骗的事实盖棺定论才会罢休。

上一篇

孔雀为什么叫孔雀 孔雀为什么叫恐龙

下一篇

为什么脚凉还出汗 明明脚很凉还出汗

相关问答

桂林乐满地度假世界
桂林乐满地度假世界
乐满地坐落于兴安县,依傍桂北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以及灵湖景区旖旎风光而建,占地面积6000余亩。由度假酒店、主题乐园以及高尔夫俱乐部构成,是一所集自然、浪漫、闲逸、尊贵、欢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度假胜地。
最近文章
  • 1 中国比巴西发达吗 中国与巴西相比的优越性
  • 2 为什么总是纠结过去 为什么总是纠结过去呢
  • 3 整数为什么用z表示 整数为什么用字母z表示
  • 4 容易上火体质怎么改善 嘴巴经常上火是什么原因
  • 5 巴图是谁的孩子 巴图是亲生的吗
  • 最新问题

    热线 热线
    400-118-6638
    QQ QQ
    QQ在线咨询
    微信 微信
    微信
    关注 关注
    关注
    返回顶部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