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掉深如何自救 潜艇掉深来得及处理吗

潜艇掉深是指潜艇在航行中由于什么状况突然改变

简单来说,潜艇就相当于是一种在水下航行的船只,且拥有极高的私密性和安全性,相信潜艇的威力有多大不用我这个外行人多说。但是,你知道潜艇最害怕遭遇海中断崖吗?而液体海底又为什么会影响水下潜艇、水上船只的安全航行,并导致大量海洋生物死亡?

潜艇掉深如何自救

海底断崖不是海底山

不少人在听到海底断崖这个词的时候,都误以为是海底山形成的悬崖,但事实并非如此。要知道地球上体型较大的海底山都已经在人类的信息库里,我们准确的知道它们每一个的位置,自然也就无法对潜艇构成未知威胁。

潜艇掉深如何自救

目前人类发现的海底山大约有30000座的样子,它们的高度都超过了1000米,而位于新西兰和萨摩亚群岛之间、高度达到8690米的海底山,则是全球范围内最高的海底山,而它的形成始于死火山。相对而言,西太平洋海底分布的海底山相对更多,并蕴藏了诸多矿产资源。

事实上,海底断崖、深海断崖和海下断崖这样的名字,都不过是海中断崖的别称。海底断崖不是实实在在的山崖,而是因为上层和下层海水密度存在巨大差异。具体来说,也就是海水上层的密度比海水下层密度大很多的时候,就会形成一个无形的负密度梯度跃变层,海中断崖的出现就意味着海水浮力会呈现出从上到下急剧减小的趋势。

潜艇掉深如何自救

为什么潜艇最怕遭遇海底断崖?

在海下航行的潜艇,一旦遭遇海底断崖这种情况,就会导致整个身体的浮力和平衡被打破,然后快速一直朝着海底的方向往下掉落。要知道,潜艇在设计和制造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该潜艇能承受的最大海下潜入深度值。

潜艇掉深如何自救

就目前的公开数据来看,一般的常规潜艇都只能潜入300米的样子,只要游艇的潜入深度超过了它的设计限度就会陷入失控的局面。当潜艇快速下掉的时候,增加的不仅有其所处位置的深度,还有其身体要经受的压强也急剧增大,这也是为什么不少国家都发生过海中断崖所导致的失事事件。

潜艇掉深如何自救

而在所有“掉深事件”中,美国的“长尾鲨号”潜艇沉没海底应该最为著名。因为,它从1960年下水到163年沉没,不仅成为了全世界范围内第一艘沉没海底的潜艇,也因为其耀眼登场之后仅服役了不到2年的短暂时间。尽管该潜艇沉默的原因至今都存在诸多争议,但官方调查结果还是认为,从遗留在海底的潜艇碎片等情况来看,它在当时遭遇了海底断崖的可能性较大。

潜艇掉深如何自救

当然,即便潜艇的功能很强大,而绝大多数潜艇在遭遇海底断崖的时候都难以幸免,这也是为什么海底断崖会成为潜艇最怕遭遇到的情况。但是,你知道吗?我国的372潜艇就曾成功克服了海底断崖造成的“掉深”险情,甚至创造了全球潜艇史上的重大奇迹,因为在那么多海中断崖经历主角中,只有我们的372潜艇自救成功了。

潜艇掉深如何自救

为什么液体海底不仅会影响潜艇航行,还会导致海洋生物死亡?

虽然海底世界中海水的密度有一个大致规律,比如,海水的温度和密度会分别沿着赤道到两极的方向降低和增大,而相同位置海水的密度大小则会随着深度的增加而进一步变大。但是,这样的特征并不完全适用于所有现实情况,要知道,当海水的深度一旦超过1500米的时候,其密度会受到深度影响的程度就变得越来越小。

潜艇掉深如何自救

也就是说,当达到一定的海水深时,水深这个属性对海水密度的影响就变得不明显了,反而是海水的反常温度和盐度会给该处海水的密度带来较大变化。当海水密度在垂直方向上突增的时候,科学家们将其称为密度跃层,正是这个密度跃层会导致声波在传播的时候出现折射的情况,所以,潜艇如果能在航行的时候找到这样的特殊地带,就能避免躲在密度跃层下的自己被人发现。

潜艇掉深如何自救

这个五行的密度跃层,就像是一个液体一般的海底,如果潜艇停歇在它的上方,还能够有效的节省燃料呢。而密度跃层的形成原因除了刚刚说到的盐度和温度以外,很多时候还跟海上突然掀起的大风大浪有关,因为这个过程导致的上下水层温度变化容易形成密度跃层。

潜艇掉深如何自救

而之所以不少海洋生物会在这个过程中死去,则是因为密度跃层会导致不同层海水之间难以循环。要知道在海底生活的鱼儿也同样是离不开氧气的,而密度跃层就暂时将它们所在空间中的溶解气体体量限定了,所以,一旦无法及时补充足够的溶解气体补充,就会导致位于密度跃层之下的海洋生物窒息而亡。这也是为什么那些特别有经验的渔民,一般都会直接避开时常出现密度跃层的特殊海域,因为这些地方一般都没有到少鱼可以被捕捞。

潜艇掉深如何自救

穿书自救指南第二季全集免费观看

372艇突然接到战斗出航命令后,艇员们镇定而匆忙。他们一边下达任务,一边装载物资,提前数小时完成出航准备,创造了海军潜艇战备拉动多项新纪录。打仗本领,在一步一动中练就。
那次远航中,“生死3分钟”的考验,372艇的官兵个个记忆犹新。
当时,执行巡逻任务的372艇正在数百米深的大洋潜航,却突然遭遇海水密度突变造成的“断崖”,失去浮力的潜艇急速掉向数千米深的海底。
“掉深”是潜艇水下航行最危险的状况之一,“掉深”到潜艇的极限深度便会艇毁人亡。此时,372艇主电机舱管道因深海的巨大压力而破损、海水喷涌而入。
危急时刻,全艇官兵开始了条件反射式的应急处理。3分钟内,他们在能见度几乎为零的水雾环境中,关闭了近百个阀门和开关,操作数十种仪器,最终排除险情,顺利上浮。
“化险为夷的本领,源于平时练就的过硬技术。”该艇艇长易辉说。
他告诉记者,即便不出海,372艇每晚都要组织停泊值更训练:设备故障、舱室破损、战斗减员……副艇长会随机抽查训练情况。在这里,脱险、出水、灭火、堵漏等损管专项训练,从来都是“实打实”,人人参加、反复进行,直到形成机械记忆。
“打仗的本领,都是一步一动扎实练出来的。”支队政委李云平说,正因如此,该艇经历3分钟生死考验后,他们自修自检装备,再次下潜,义无反顾挺进大洋深处。打仗作风,在一人一事中塑造
抢修中,为恢复动力装置,电工军士长陈祖军在温度高达53℃、湿度90%的某控制板舱室内,趴着工作3小时,用酒精一点一点地清洁密密麻麻的连接线。该艇动力长肖亮曾是军事五项全能冠军,但在抢修中也累得3次抽筋;年轻的轮机兵朱召伟,看到喷涌而入的海水时,啥也没想就冲了进去,用身体堵住破损口。何占良说,人人敢打硬仗的作风,正是该艇顺利完成多次远航任务的关键。

上一篇

日本是岛国还是半岛 日本是半岛还是全岛

下一篇

潜艇最深下潜深度 潜艇最深下潜深度是多少

相关文章

最新问题

热线 热线
400-118-6638
QQ QQ
QQ在线咨询
微信 微信
微信
关注 关注
关注
返回顶部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