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正月理发死舅舅 正月理发是死舅舅吗

最佳回答2023-02-08

01 1644年清军入关,强行要求汉民剃发留辫,于是汉民们就用“正月里不剃头”来表达对前朝的思念和对清朝暴政的反抗,并将这个行动定名为“思旧”。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口耳相传,以讹传讹,“思旧”的谐音附会成了“死舅”,遂有了流传至今的民俗。
在国内的很多地方,都有“正月不能剃头”的说法,要问老一辈的人为什么正月不能剃头?得到的答案都有几分恐怖的色彩:“正月剃头死舅舅”!这听起来完全不相干的事,到底是为什么流传了这么久,而且不少人深信不疑呢?
相传在古时候,有一个贫穷的剃头匠,他很爱自己的舅舅,可是到了正月却没钱给舅舅买礼物。正在为此发愁时,他突然想起一个办法,挑着剃头挑子到家给舅舅剃头刮脸。
当舅舅出现在亲朋好友面前时显得精神焕发,好像年轻了许多,人们都称赞剃头匠的手艺。舅舅听了很高兴,心里说这是外甥送给自己的最好的过年礼物。此后,舅舅约定每年正月让外甥剃头。
后来舅舅过世了,剃头匠每到正月对着剃头挑子伤心落泪,从此有了“正月剃头思舅舅”的说法,但后世传来传去却变成了“正月剃头死舅舅”,从而形成了“正月不剃头”的习俗。
这只是传说中的由来,但其实正月不剃头的说法是有历史原因的。
清代以前的汉人男子都有蓄发的传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妄动,因头发受之父母,故头发被视如生命,故男女都留长发,只是盘发的方式不同,若去发则意味着犯了严重的罪。
“去发”的髡刑不在五刑之内,但也是一种刑罚。三国曹操割发代首就是明证。此习自隋、唐以后已废止,未成丁的孩童,头发覆颈披肩;成年后,总发为髻。
清政权为满族人所建立,满人入关后强迫汉人遵循满人习俗。顺治元年清军入关,随着兵势日渐强大,消灭了明朝的主要抵抗力量,后统一天下。
顺治二年在盛京发布《剃发诏书》:
“向来剃发之制,不即令划一,姑听自便者,欲俟天下大定,始行此制耳。今中外一家,君犹父也,民犹子也,父子一体,岂可违乎,若不统一,终属二心。自发布告之后,京城内外限旬日,直隶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为惜发争留,决不轻贷。”
强迫汉人十天内一律与满人一样剔去外周的头发,仅留中间的一点儿梳成辫子。
政府召集所有的剃头匠,给每人发一根挂着圣旨的旗杆,写着“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警语,剃头匠奉旨剃头。这个举动引起民众广泛不满,对当时的汉人来说,剃头是对人格的莫大侮辱,此举尤其遭到江南民众极力反对,以致发生军民为保卫头发而拼死斗争的事件。
如浙江嘉定明朝旧部左通政使侯峒曾和进士黄淳耀集结数万军民,誓死留发与城共存亡,可最终侯峒曾投水、黄淳耀自缢,全城二十万人战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嘉定三屠”。
另有江苏省江阴镇明朝旧部阎应元,被百姓们推举为守城统帅,由他指挥九万百姓对抗剃头令,但在抵抗八十余天后惨败,他临终前一日,在城楼上留下一首绝命对联:“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守城,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多尔衮曾亲自提审明使臣左懋第,问他说:“你为何不肯剃头?”左懋第回答:“头可断,发不可断!”
以上各种事实都表明了当时人们对清朝剃头令的抵制心理,但大明江山由清政权取代的现实已经无法改变,弱势的百姓只能在每年的年首,以“正月不剃头,正月剃头死舅舅”的说法,来寓意“正月不剃头——思旧”,并形成习俗而广泛流行。
时至今日,大多数人仍然遵循正月不进理发馆的传统,人们宁愿在腊月初八或二月二龙抬头的一天去排队理发,以致于除了过年因素外,大多数理发店正月的生意都很冷清。
在某种程度上,“正月不剃头”的习俗反映的恰恰是一种忠贞和气节。

其他回答(2)

江苏省人医皮肤性病科 回答时间:2023-02-08

新华网沈阳2月21日专电(范春生 刘品初)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的日子即将到来。专家称“正月不剃头”民俗源自沈阳,“剃头死舅舅”则实为讹传。
“‘正月不剃头’的民俗源自清军打败李自成进入山海关的第一天,即清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二十二日,顺治在沈阳故宫下达的‘剃头令’。”辽宁省民俗学会副会长刘振超介绍,当时的清廷为了贯彻“削平四周,留守中原”的治国主张,决定推行一种奇怪的发式:将头发从前部到脑顶剃去,再将四周的发际全部剃光,只留下中间集中的一块和一个长长的大辫子(金钱鼠尾)。为了一统江山,尤其是统治思想,清廷将这种发型在汉人间大肆推行。
刘振超说,“正月剃头死舅舅”一说实为讹传,其中的“死舅”其实是“思旧”的变音,这种说法的起因也与沈阳有关。清朝成立后,当时不少汉人为怀念明朝,就在正月里不剪发以表示“思旧”,但又不敢公开与清朝政府对抗,于是就有了“正月剪头死舅舅”的说法,并一直流传下来。
谈及“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俗语出现的原因,辽宁省民俗学会会长曲彦斌指出,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汉族男儿自古就蓄发,视“头发”如生命,“去发”则是一种刑罚。“三国时曹操曾割发代首就是这个道理。清政府强迫汉人改为满人发式剃头留辫子以统一全国服饰,激起了强烈的民族反抗情绪,于是有了‘宁为束发鬼,不做剃头人’的口号,发生了‘江阴十日’等反抗剃发斗争。”曲彦斌表示,后来又借助民俗语言方式创造了一个歇后语“正月里剃头——死舅舅”,以“死舅”谐音隐指“思旧”,在民族压迫的黑暗统治下表达一种民族反抗意念。
民俗学家认为,“剃头死舅舅”本是汉人对清朝的反抗,经过三百多年的口口相传已经演变为另一种含义,现在更多的体现为中华民族注重血脉亲情的个性和文化传统。“社会在进步,民俗在发展,人们更应该注重的是民俗在文化方面的传承,但不要为此耽误了正常的生活,真正做到‘辨风正俗’。”曲彦斌说。

谈科技的哲彦 回答时间:2023-02-08

正月剃头死舅舅的说法肯定是迷信的,并且它属于是个讹传,这句话的原本说法是“正月不剃头思旧”,意思是在农历正月份不剪头发,这是为了思念过去。

为什么说正月理发死舅舅

01、“正月不剃头思旧”源于清朝、民国期间

古代人的心中有一个根深蒂固的理念,那就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对于古人来说,头发也是属于身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剃去头发就跟丢了性命差不多。但是在清朝刚刚入主中原的时候,多尔衮就颁布了剃发令,让臣服的人都剃去头发,让他们效仿满族的金钱鼠尾发型,以此来表示他们的归顺之心,如果不剃发的,那就代表他们要跟清军作对,就要被剿灭。

但是很多有血性的人,宁愿赌上性命,也不愿意剃发,他们有的奋起反抗,有的逃到海外,有的出家当了和尚或者道士,而有些人就折中出来一个说法:正月不剃头,思旧。这样一年的头一个月不剃头,就代表着一整年都没有剃头,也算对祖宗有个交代。而满族为了安抚大众的情绪,也默认了这个说法。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正月不剃头思旧”是源于清末民初,这是在1912年正月份颁布的剪辫令,它是为了革除旧时代的痕迹,但是有些人已经习惯了长长的辫子,骤然剪掉也是难受的,于是有了正月不剃头的说法。

为什么说正月理发死舅舅

02、无论“正月剃头死舅舅”具体起源于何时,它都属于迷信的说法

“正月剃头死舅舅”这个说法,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都是毫无依据的,剃发跟舅舅根本联系不到一起,它完全属于谐音的误传。在相信科学的新时代,我们自然不能相信这种荒谬的说法,正月份该剪头就剪头,只要头发长了就随时可以剪。当然,头发稀疏的人,该保留头发还是保留。

假如家里有老人固执的坚信此说法,我们也不一定非要据理力争,毕竟忍一下不剃头发,换来跟长辈和谐相处,还是更加划算的。

为什么说正月理发死舅舅

03、居家旅行,侃大山必备:“正月剃头死舅舅”的谐音梗拓展

跟“正月剃头死舅舅”一样被误传的说法有很多,这里可以简举几个例子,平时闲聊跟朋友不经意间说出,必然能引得小伙伴的赞叹,比如: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无奸不商。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的原句是“三个臭裨将,赛过诸葛亮”,意思是3个水平一般的副将,3个才能平庸的人,要是他们同心协力,也可以在某些方面胜过诸葛亮这样的聪明人物。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的原句是“舍不得鞋子套不着狼”,意思是舍不得赶路,就很难捕捉到狼。因为猎人要想捕狼,就得跑很多山路,舍得磨损鞋子才行。而很多地方的方言发音“孩子”跟“鞋子”是一样了,所以它就被误传了。

“无奸不商”的原句是“无尖不商”,意思是古代的商人在买米的时候,要把斗里盛更多米,让它冒尖儿,这样等于给顾客更多的优惠,才是为商之道。还有,要是自身没有拔尖的地方,也不适合跟人做生意,还不如在家种地。最后,商人为了牟利,道德素质逐渐下滑,这句话也就被误传了。

韩国男星为什么入伍 韩国男明星为什么要服役

该问题还有3 个回答,点击查看

韩国男星集体“出征”偶像入伍忧心忡忡(组图)手机新浪,前些年在宋承宪(宋承宪吧)、张赫(张赫吧)、元斌(元斌吧)、苏志燮(苏志燮吧)等韩流明星接连入伍服兵役后韩国影视圈又捧红了不少偶像小生,不过从千正明(千正明吧)开始孔侑(孔侑吧,为什么近年男idol纷纷服兵役,BTS金硕珍今年就要入伍了。

上一篇

公积金贷款为什么这么慢 公积金贷款怎么那么慢

下一篇

为什么都说河南人偷井盖 为什么一说河南就想到偷井盖

相关问答

最新问题

热线 热线
400-118-6638
QQ QQ
QQ在线咨询
微信 微信
微信
关注 关注
关注
返回顶部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